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幽栖眠疏窗,豪居凭高楼。


浮沤惊跳丸,寒声思重裘。


床前垂文竿,巢边登轻舟。

身闲唯爱静,篱外是荒郊。


地僻怜同巷,庭喧厌累巢。


岸声摇舴艋,窗影辨蟏蛸。

众木尽相遗,孤芳独任奇。

六爻六画后,六位六虚中。


此处曾着眼,玄哉无极翁。

我不识渊明,但以菊观之。


白露化为霜,百草忽已萎。


始见南山松,青青虬龙枝。

药滓弃盛钵,药贴堆满案。


药价殊不廉,药效一何缓。


身昔未病时,饮啖百无惮。

忆我弱甫冠,束书如钱塘。


中兴百廿载,行都滋浩穰。


虽已劣乾淳,尚可云小康。

之子成春服,欢言驾出游。


残红三月路,叠翠万山州。


夏后乘輴泽,轩皇炼药丘。

天地囿于气,圣贤修此心。


范围非有许,生聚尚斯今。

军马所不到,大山夹长谷。


千载几离乱,不知有杀戮。


鸡犬何晏然,未羡鄠杜曲。

栗里渊明径,桤林子美堂。


乱离容不死,穷乏果何伤。


红粒炊籼饭,青薹煮菜汤。

往时参大政,诸老扈先朝。


合执调元柄,犹乘问俗轺。


登良爰改纪,肃政各迁乔。

谁识归奇意,专为御患谋。


将寒储纩絮,未暮贮膏油。

思诗夜无寐,佳句招不来。


不思忽有得,清晨视空阶。


昨日所未有,红叶初可枚。

世称陶谢诗,陶岂谢可比。


池草固未雕,阶药已颇绮。


如唐号元白,白岂元可拟。

忆我幼时事,南归自番禺。


三边已澒洞,内郡犹无虞。


故居山城间,四面阛阓区。

游山不必众,邂逅三五人。


酌酒不在多,浅深十许巡。


高可登即登,不复拘日辰。

三月三十日,唐有穷诗人。


惜春不肯拾,共坐夜达晨。


此得守岁意,事愚意已神。

独吟不愧声,独立不愧影。


独行不愧屐,独卧不愧枕。


昏昏十日醉,炯炯一夕醒。

君子食己德,小人食己力。


万卷空自读,一钱终不直。


使此腹无书,讵可登仕籍。

子云性滑稽,寓意颂酒德。


鸱夷虽胜瓶,岂终无腐日。


子反以此毙,孟公卒自贼。

天地亘长有,山川无尽时。


人为万物灵,曾靡百年期。


尧舜复安在,桀纣亦如兹。

道自汉魏降,裂为文与诗。


工诗或拙文,文高诗或卑。


香瓯假山序,不妨自一奇。

六经天日月,诸子如四时。


史自班以上,语奇文亦奇。


踵武蔚宗辈,语有文无之。

人言太白豪,其诗丽以富。


乐府信皆尔,一扫梁隋腐。


馀编细读之,要自有朴处。

窃尝评少陵,使生太宗时。


岂独魏郑公,论谏垂至兹。


天宝得一官,主昏事已危。

吾家一何奇,奇峰照南窗。


是为紫阳山,万木青枞枞。


上有出岫云,下有见底江。

堂堂陈去非,中兴以诗鸣。


吕曾两从橐,残月配长庚。


尤萧范陆杨,复振乾淳声。

三岁出瘴岭,弱冠历吴楚。


晚涉大漠寒,远吊长城古。


失□得谤讟,少乐多辛苦。

赋诗学渊明,诗固未易及。


饮酒慕渊明,酒复罕所得。


荒凉数亩园,卜筑未成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