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母瑶池宫殿高,夜明帘卷玉丝绦。


隔云听得东方笑,三度曾偷碧树桃。

少小娴针绣,生成俨画图。


影形看镜喜,名字拣香呼。


玄鬓辞膏沐,琼姿厌粉污。

映月荧荧烛,凝寒瑟瑟裯。


残春添药碗,独夜减香篝。


背立偷弹泪,低眠懒卸头。

龙马千年会,嵩高万古神。


负图曾翊圣,间气又生申。


颖拔元无敌,清修况绝伦。

云骥桥边路,繁台寺畔亭。


登临壮古昔,时序叹流冥。


乍见芳草歇,那堪霜霰零。

唤起赤龙耕玉池,池边龙虎自交驰。


周天一毂三十辐,十二楼前看雪飞。

谪仙适窜夜郎道,主簿归从飞鸟边。


但喜骑驴得佳句,忽忘挥麈是何年。


且将肚束三条篾,敢望腰缠十万钱。

回雁峰前水拍天,峰头一笑尚依然。


休论华屋生前美,同在邯郸枕上眠。


骑马忽来临紫寨,传家故自有青毡。

淮海皆平壤,隆然片石支。


中央居混沌,明德镇阽危。


不共罗山合,还同息壤遗。

高楼日日望元龙,禾黍离离闵故宫。


两地谩看千里月,五湖能借半帆风。


囊锥颖脱何难出,名纸毛生未肯通。

主印三年坐,山居百事休。


焚香开敕库,踏月上城楼。


饮酒多成病,吟诗易长愁。

自知狂僻性,吏事固相疏。


只是看山立,无嫌出县居。


印朱沾墨砚,户籍杂经书。

微官如马足,只是在泥尘。


到处贫随我,终年老趁人。


簿书销眼力,杯酒耗心神。

作吏无能事,为文旧致功。


诗标八病外,心落百忧中。


拜别登朝客,归依鍊药翁。

长忆青山下,深居遂性情。


垒阶溪石净,烧竹灶烟轻。


点笔图云势,弹琴学鸟声。

漫作容身计,今知拙有馀。


青衫迎驿使,白发忆山居。


道友怜蔬食,吏人嫌草书。

戚戚常无思,循资格上官。


闲人得事晚,常骨觅仙难。


醉卧疑身病,贫居觉道宽。

朝朝门不闭,长似在山时。


宾客抽书读,儿童斫竹骑。


久贫还易老,多病懒能医。

一官无限日,愁闷欲何如。


扫舍惊巢燕,寻方落壁鱼。


从僧乞净水,凭客报闲书。

门外青山路,因循自不归。


养生宜县僻,说品喜官微。


净爱山僧饭,闲披野客衣。

假日多无事,谁知我独忙。


移山入县宅,种竹上城墙。


惊蝶遗花蕊,游蜂带蜜香。

宦名浑不计,酒熟且开封。


晴月销灯色,寒天挫笔锋。


惊禽时并起,闲客数相逢。

腥膻都不食,稍稍觉神清。


夜犬因风吠,邻鸡带雨鸣。


守官常卧病,学道别称名。

闭门风雨里,落叶与阶齐。


野客嫌杯小,山翁喜枕低。


听琴知道性,寻药得诗题。

簿籍谁能问,风寒趁早眠。


每旬常乞假,隔月探支钱。


还往嫌诗僻,亲情怪酒颠。

朝朝眉不展,多病怕逢迎。


引水远通涧,垒山高过城。


秋灯照树色,寒雨落池声。

谁念东山客,栖栖守印床。


何年得事尽,终日逐人忙。


醉卧谁知叫,闲书不著行。

作吏荒城里,穷愁欲不胜。


病多唯识药,年老渐亲僧。


梦觉空堂月,诗成满砚冰。

日出方能起,庭前看种莎。


吏来山鸟散,酒熟野人过。


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岫多。

自下青山路,三年著绿衣。


官卑食肉僭,才短事人非。


野客教长醉,高僧劝早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