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人生不愿才,才士困奔走。


君为大农属,求暇更能否。


自我游魏博,相识恨未久。

阴阴嘉树杂花残,下畹行吟静更欢。


草叶参差聊藉带,竹皮纷堕即为冠。


馀杯更辨浮冰酎,小衽初思御月纨。

阳岑晚树飘花外,冷落晨杯捣杏馀。


喉舌官崇无晤赏,一轩筠粉伴刊书。

日烈花休树结阴,红牙贪调万黄金。


伯松不学陈遵饮,为识鸱夷是酒箴。

溪漘水净莲茎倒,林杪风乾栗罅开。


迥眺独吟俄夕景,毕逋鸦尾过墙来。

霜繁天白雁行单,灌莽梢梢矗早寒。


正是河山摇落处,莫轻离思欲凭栏。

涉园求胜赏,时菊艳秋光。


散漫仙潭饵,缡褷瑞鹄裳。


酒熏吹晚蕊,蜂冷抱残香。

觚棱南抱彩山连,楼下沉香百炬然。


此夜有人之帝所,默裁馀韵记钧天。

伏枕花辰过,闭门樽酒空。


宾朋临水上,供帐出城中。


柳色龙池雨,莺歌柘苑风。

西城宿雨天虚阻,东圃微晴人竟游。


地阔尽容云气入,亭深能使树香留。


尊前俊杰齐三府,林下迂疏自一丘。

前朝陵阙入荆榛,朱邸重开结构新。


山壁巨灵藏曲折,石驱东海斗嶙峋。


园林自写诗中画,丘壑堪容世外身。

百转千盘锦石斑,亭台高置彩云间。


簪裾梁苑邹枚侣,词赋淮南大小山。


雾拥芝房穿洞入,月寒苔磴踏霜还。

登高已阻南山雨,把菊还传北海觞。


地似梁园兼邺苑,花如魏紫并姚黄。


风摇华烛轻吹帽,歌戛层云急绕梁。

湖上东风水似苔,群公相约看山来。
午钟殷殷穿低树,春宴纷纷集宝台。
千里暂教尘梦醒,一尊思待故人开。
匆匆行李夜穿城,好友来寻半日盟。
峰顶几多僧锡住,湖心无数酒船行。
风来废苑堪怀古,雨蚀残碑不记名。
丽日香风恣远游,试观谁乐更谁忧。
晴翻宿麦有驯雉,春透荒郊无喘牛。
问俗偏于悬磬室,忘形真似泛渔舟。
沿溪红紫乱开花,春色撩人逸兴赊。
公借游观分雨露,民依稼穑作生涯。
苍江东岸层层起,绿树连村处处佳。
蓬巷幽栖久,公庭礼法疏。
薄游思汗漫,野服出樵渔。
自觉惭虚席,何劳望小车。
薰序更朱籥,宵弦落翠蓂。
人同散骑直,天与大夫醒。
鞅掌曹留事,羁孤坐刻铭。
如彼泉流必有源,陈家诗律自专门。
后山得法因盐铁,不减唐朝杜审言。
亿万供须仰县官,大农选造遍朝端。
外台心计推公最,中诏恩除副帝难。
文石近班趋玉笋,紫丝新帕覆银鞍。
襄事涓辰吉,华旌拂晓参。
车舆尊广陌,宅兆指遥岑。
寂寂泉扃閟,冥冥隧路深。
戚畹联荣久,三朝慕遇隆。
身虽居宠贵,志益守谦冲。
闻誉扬中外,哀荣备始终。
贡部抡才选,高风素所钦。
方闻二道策,献纳百官箴。
荣滞登台晚,周爰注意深。
未正阶槐位,先登省辖崇。
帝方咨傅野,天遽夺杨公。
黻冕恩褒德,箫笳礼送终。
气缊江山秀,人如圭璧温。
一登文石陛,遂直紫微垣。
论议中司见,谋猷内制存。
章水滔滔日夜东,西山西去又千重。
美人送我出南浦,舟子啸天来北风。
江月不禁邀客梦,岭云那肯间诗筒。
行止无端体本虚,今人尚论古谁如。
独缘腰懒回三径,敢冒贤名学二疏。
晚雨四山归鸟雀,独流千顷混龙鱼。
为忆还山事事幽,司空图老信宜休。
疏开岭北龙津口,引过屏西水步头。
长夏听松根作枕,清秋探橘子成球。
省宇屏图哲匠成,写传芦雁笔尤精。
斜依风苇丛丛袅,远扬烟波渺渺平。
弋者定嗟何所慕,鹏抟莫怪不能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