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股锡飘然指上方,翠微岩腹掩鹰房。


江山极睇才多助,竿木投机戏有场。


麝墨洗馀池溜变,玉瓷清极茗华香。

西山有尊者,秀出于稻麻。


遍参居第一,诸佛素所嗟。


锡声来赤县,被祴垂青霞。

拄杖萧然陋庑开,茗花熬绿浅浮杯。


清言未到忘言处,正待裴家驿骑来。

佛国天花两送春,岁阴何意重相亲。


劳师且置弥天论,凿齿今才敌半人。

宗工方出守,大士此相亲。


不有今平叔,难酬彼上人。


毡毹连榻具,笋脯对盂珍。

名高身愈隐,孤锡倚岩扃。


园布黄金地,台藏白马经。


庵云吞暝烛,涧月泻虚瓶。

行年逾八十,安坐布金园。


指柏仍馀树,栽桐遂见孙。


岩泉晨自濯,经叶夜能翻。

水村烟景隔晴霏,十二阑干在翠微。


一壑暮年闲独倚,半檐秋影澹相依。


柏炉贝叶香犹润,纸帐梅花梦不飞。

竹房分半席,流水白云间。


丹灶馀千载,青鞋第几山。


有诗多解悟,无发得高闲。

岸陵几纷纷,岐路谁了了。


中有定慧人,翛然坐深窈。


山空诸念消,月堕孤禅悄。

飘飘孤锡度风沙,南北由来本一家。


参透五台峰顶雪,却归大庾看梅花。

万里参师最上关,五台高处雪花寒。


出门有碍怜吾老,独枕残书梦杏坛。

西林禅人东林弟,朝作新诗暮作偈。


将禅比诗不争多,色里胶青水中味。


室中枯坐一绳床,窗风吹出沉香气。

东阁观梅去,清尊怨未开。


徘徊天际暮,独与老僧来。

伊余龙钟归海涯,千山万水情自怡。
梦公别我还上国,江边惨执行迟迟。


向我道云中觅伴未得伴,又示我数首新诗尽是诗。

只是危吟坐翠层,门前岐路自崩腾。


青云名士时相访,茶煮西峰瀑布冰。

一生只著一麻衣,道业还欺习彦威。


手把新诗说山梦,石桥天柱雪霏霏。

鸟外何须去,衣如藓亦从。


但能无一事,即是住孤峰。


雨歇云埋阁,月明霜洒松。

沃州那不住,一别许多时。


几度怀君夜,相逢出梦迟。


瓶担千丈瀑,偈是七言诗。

花堑接沧洲,阴云闲楚丘。


雨声虽到夜,吟味不如秋。


古屋藏花鸽,荒园聚乱流。

净剃霜髭展旧真,自疑容貌是前身。


僧中独守三千戒,诗里闲销七十春。


僻寺藓深人少到,故山云好梦归频。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


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


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我闻三代淳且质,华人熙熙谁信佛。
茹蔬剃发在西戎,胡法不敢干华风。


周家子孙何不肖,奢淫惛乱隳王道。

汤休访我我重寻,独叩松关绝好音。


满袖尘埃回俗步,一炉香火隔禅林。


偶留刺字情非浅,忽枉诗章思更深。

冒寒独向何方去,为建灵山阁未能。


诗卷带呈看疏客,药炉留借共房僧。


夕阳岸上行枯叶,瀑布岩前听拆冰。

色相终坏灭,佳人能久妍。


断碑山寺里,小冢竹林边。


兰叶春风带,苔花莫雨钿。

解夏还寻旧寺栖,满船黄叶过长溪。


袈裟影入秋山远,舍利光悬夜塔低。


鹅识讲时常绕听,猿知定后不惊啼。

剡藤裁素帱,坐使诸尘隔。


冬室自生温,寒窗屡更白。


不随直省被,长覆栖禅箦。

緌公昔年住宝坊,龙象蹴踏腾毫芒。


袈裟曾侍玉座旁,万众阛听讲仁王。


弟子如云来四方,朝钟暮鼓鸣高堂。

稳称游方脚,新编楚岸蒲。


滑欺峰顶石,危怯世间途。


轻曳愁妨蚁,高飞笑化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