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日暮冒余雪,望烟西涧阴。


不因师住远,何事到山深。

山房竹雨过,帘影霭春云。


得与幽人会,何殊见此君。

名林虽尽废,南去只随缘。


野饭晨留钵,城钟夜到船。


虎驯应畏法,鸟唤不惊禅。

【其一】


诸天花雨隔红尘,绝岛飘流一病身。


多少不平怀里事,未应辛苦作词人。


【其二】


公子才华迥绝尘,海天寥阔寄闲身。

范滂有母终须养,张俭飘零岂是归?


万里征尘愁入梦,天南分手泪沾衣。

层崖翠接尉蓝天,百太清风待皎然。


古雪难消山北面,春莺懒到寺东边。


经色渡水何妨湿,衲袖穿花更觉鲜。

浮名深般若,方寺设莲华。


钟呗成僧国,湖山称法家。


一尘多宝塔,千佛大牛车。

江郡当秋景,期将道者同。


迹高怜竹寺,夜静赏莲宫。


古磬清霜下,寒山晓月中。

上界雨色乾,凉宫日迟迟。


水文披菡萏,山翠动罘罳。


中有清真子,愔愔步闲墀。

渐看华顶出,幽赏意随生。


十里行松色,千重过水声。


海容云正尽,山色雨初晴。

关中四子教犹存,见说新经待尔翻。


为法应过七祖寺,忘名不到五侯门。


闲寻鄠杜看修竹,独上风凉望古原。

何意欲归山,道高繇境胜。


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


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

共君方异路,山伴与谁同。


日冷行人少,时清古镇空。


暖瓶和雪水,鸣锡带江风。

春色遍远道,寂寞闽中行。


碧水何渺渺,白云亦英英。


离人不可望,日暮芳洲情。

送君何处最堪思,孤月停空欲别时。


露茗犹芳邀重会,寒花落尽不成期。


鹤令先去看山近,云碍初飞到寺迟。

临川内史怜诸谢,尔在生缘比惠宗。


远别应将秦本去,幽寻定有楚僧逢。


停船夜坐亲孤月,把锡秋行入乱峰。

厌上乌桥送别频,湖光烂熳望行人。

欲将夜舸陪嘉月,肯住空林伴老身。

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散会无因。

百缘唯有什公瓶,万法但看一字经。


从遣鸟喧心不动,任教香醉境常冥。


莲花天昼浮云卷,贝叶宫春好月停。

身将刘令隐,经共谢公翻。


有此宗师在,应知我法存。


问心常寂乐,为别岂伤魂。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


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


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

何意廉从事,还来会默仙。


寒空惊雪遍,春意入歌偏。


瑶草三花发,琼林七叶连。

有一鸟雏,凌寒独宿。


若逢云雨,两两相逐。

洞庭仙山但生橘,不生凡木与梨栗。
真子无私自不栽,感得一株阶下出。


细叶繁枝委露新,四时常绿不关春。

七石配七贤,隐僧山上移。


石性殊磊落,君子又高奇。


跂禅服宜坏,坐客冠可隳。

置亭隐城堞,事简迹易幽。


公性崇俭素,雅才非广求。


傍檐竹雨清,拂案杉风秋。

达贤贵贞隐,常惧迹不灭。


遂与永公期,遗身坐林樾。


华轩何辚辚,为我到幽绝。

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


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


言笑形外阻,风仪想中觌。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


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

从来湖上胜人间,远爱浮云独自还。


孤月空天见心地,寥寥一水镜中山。

悠悠渺渺属寒波,故寺思归意若何。


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