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七行才业在,宁久困无津。


秋到搏风翼,春回纵壑鳞。


褒山方竞秀,枣岭益争新。

蒿艾深迷古径苔,荒凉菊坞与松栽。


稻田正似人无几,赖有高僧伴我来。

相山风物似斜川,岑寂那知市井喧。


岁旱但伤禾穗槁,秋饥犹喜栗皱繁。

寄语山中好看客,待与诸郎醉秋色。


诸郎作诗学东坡,笔力骎骎清到骨。


由来习气相薰蒸,千古勾吴张季鹰。

岷峨何处在目前,恍惚万里惟心田。


道人遐想对缣素,毫端亹亹生云烟。


不烦扪参更历井,坐见紫翠摩苍天。

隔宿不问道,此语幼所闻。


汨没尘土中,岁晚方得君。


学道戒怠惰,成功在精勤。

秋声入高梧,暝色上疏竹。


南山拢青螺,过已净如沐。


悠然孤飞云,窈窕转林麓。

我生困语言,老大犹栖迟。


咄哉一言失,虽悔何能追。


常欲说向人,到口还忸怩。

我老懒成癖,贪此林泉幽。


谁令吴中来,两月乘江流。


阖门十日雨,不得历虎丘。

解衣振林霏,攲枕听檐溜。


饥肠欲雷鸣,病耳忽牛斗。


自嗟兵火馀,十载困淮右。

别来六改岁,想遍江南山。


江南二百州,云水相往还。


秦望冠吴越,嵯峨俯尘寰。

青青原上草,初生殆毫芒。


迩来没蓬蒿,似有三尺强。


春晖主发生,万物资馀光。

去年入山时,孟夏暑犹薄。


来观云母泉,阴崖坐盘礴。


老禅披荆榛,经营始兴作。

介寿诚有取,无问人所宜。


君看菊花潭,事见桃源诗。


东坡百世士,敢比流俗知。

道人如青松,孤高不成丛。


爱此黄金花,萧然有淳风。


新诗皎秋月,警我野性慵。

经年混蒿艾,蕴藏应待时。


清香密渍沉,微风助纷披。


宋玉昧秋意,乃作儿女悲。

离索自可笑,衰迟谁见怜。


亭亭摇落中,一枝小窗前。


正色有家法,细看清且妍。

不学桃与李,芬芳竞春时。


天公岂多情,清露为君迟。


荣悴休问命,冷暖当自知。

荆棘困松柏,风雨乱昏晓。


干戈几时息,年来费天讨。


孤芳如谢安,端恐非小草。

丹枫黄槲壮秋容,诘曲僧房一径通。


塔似道人飞白笔,开窗还见倚晴空。

十里清风水拍天,老僧斋罢抱头眠。


丹楹画栋看摧压,好为僧伽作胜缘。

满城花草斗欣荣,嫩绿夭红照眼明。


会有禅房通野色,解鞍聊复憩予行。

江上相逢试问津,杖藜来作化灯行。


欲知照破无明窟,佛殿荧荧一点明。

陇麦如烟水满塘,路边桃李问柔桑。


道人不作渊明调,笑碾新茶看瑞香。

西城畦稼卧黄云,似说千门许见分。

道人知我过山来,旋扫蓬门对水开。


惟有温菘荐樽俎,一畦疏绿隐蒿莱。

寒鸦成阵下遥村,冰合回塘镜一番。


㶁㶁溪流响何处,乱山无数不知源。

一枝清瘦早梅春,风味高如郭泰巾。


襟袖归来香未歇,要将佳句属诗人。

四壁萧然犬自驯,年来食粥甑生尘。


相逢未暇寒温语,请效参寥作故人。

十里西畴路半砠,短辕无力困瘏痡。


支筇预作渊明具,瓮有乌程不用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