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吴乡贡昔多贤,太学诸生最少年。


董子尚迟三策对,夏侯终见一经传。


宫花晴覆金河水,御柳春浮紫禁烟。

忆尔弹琴天藻亭,秋风飒飒近帷屏。


仙人飞佩去不远,学士杖藜来细听。


兰叶临池惊坠露,松枝出石带流星。

明秀楼前雨满沙,石榴花发客思家。


水通赤岸西流浅,路入青山北向斜。


归省可能忘夏凊,传经还解惜年华。

忆我城南春可怜,湖山长近别愁边。


扣门惊见漏将夕,把炬送行江满烟。


遽喜春深传秀句,能忘岁晏接归船。

公子华年思远征,浙山千里入修程。


筵开候馆林花落,柂转官河春水生。


健马长风朝挟箭,惊鸿凉月夜鸣筝。

九顿岭头愁夕曛,高人南去礼寒云。


白牛露地只自见,玄鹤出林终不群。


神锡行空风瑟瑟,钵衣挂树月纷纷。

度门寺前溪最幽,亦有群木依崇丘。


时时清磬落云雁,个个轻舟并水鸥。


已公茆屋真堪赋,季子郭田那可求。

去年抱病过清江,风雨萧萧卧短艭。


帆影近移金凤渚,钟声遥应石龙泷。


极知禅悟超诸境,况是诗名重一邦。

莲花池上月如霜,金地无尘夕景凉。


海藏暗浮龙影动,露盘微注鹤声长。


云栖梵钵留僧共,风隐铢衣护佛香。

斑竹匡床锦石屏,宝花磨衲间云翎。

昼长闲却军持水,自数明珠记佛经。

掩冉晴云扬晓风,碧兰紫穗故成丛。


湘娥西去遗仙佩,翠羽明珠满涧中。

洞山之阴郁葱茜,上日开筵集群彦。


入门已觉禅境旷,放怀且慰书佣倦。


石林秋风晚更急,山城野色寒初变。

张侯早负熊虎姿,文雅羁穷人共知。


凌晨调笑出东郭,健步不烦鞍马骑。


茭塘蒲港明如画,风日萧萧动初夏。

造舟向平陆,欲动难为功。


一朝集千夫,挽寘大水中。


漂流既无滞,运转宁有终。

残年寄食尚天涯,风裂禅衣面扑沙。


还忆故山晴雪里,闲拖锡杖看梅花。

修竹江南好,平居有所思。


清怜霜后树,繁爱雨中枝。

燕山城里逢除夕,子自无家我亦僧。


一种乡心难与说,闭门各自对青灯。

巨然山水校毫毛,灵彻诗歌费炼陶。


何似老禅三昧手,云飞风卷幻蒲萄。

上人九月过开沙,门掩虚庭白日斜。


好是重阳最相忆,隔墙无路看黄花。

当时曾共北沙游,把酒哦诗赏素秋。


十载故人零落尽,东山依旧说汤休。

龙髯飞动绿云中,寒影扶疏出梵宫。


数罢念珠心似水,幡幡贝叶动秋风。

移根何日渡流沙,万颗神珠烛绛霞。


岩底月明初入定,骊龙弄影落袈裟。

初闻伐竹登山去,复道烧香渡岭行。


晚入禅关浑不见,雨华堂上桧风清。

露香秋色浅深中,青蕊黄花自一丛。


最忆南园微雨过,短篱扶杖看西风。

步入深林有所思,苍茫白日澹华滋。


美人欲渡湘江晚,袅袅金枝出翠旗。

曾乘桂楫上清湘,明月苍波野兴长。


欲采幽兰浑不见,深林风定忽闻香。

五月乘风离福州,鱼龙吹浪海门秋。


分明一片袈裟影,飞在三山顶上游。

苍龙跃海鳞鬣古,翡翠出林毛羽鲜。


即色已非身外相,生香应悟定中禅。

日日涧边寻茯苓,岩扉长掩凤山青。


归来挂衲高林下,自剪芭蕉写佛经。

流水花间过,长松石上生。


烟霞开古色,风雨送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