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河汉风清,庭户夜凉,皓月澄秋时候。
冰鉴乍开,跨海飞来,光掩满天星斗。
四卷珠帘,渐移影、宝阶鸳甃。

霜月晚云收。
萧瑟西风满院秋。
雅会难期嗟易散,迟留。

七闽形胜。
镇南纪会府,山川交映。
箫鼓喧天,绮罗盈市,不负四时风景。

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烦襟如洗。
垂涨蒸澜都卷尽,一片潇湘清泚。
酒病惊秋,诗愁入鬓,对景人千里。

始好步青苔,蝉声且莫催。


辛勤来到此,容易便言回。


远水月未上,四方云正开。

高帆挂月转江濆,回首孤村在水云。


赊酒愿逢颜特进,运租期有谢将军。


女墙独树摇乌影,官渡千艘载马群。

岁月翩翩插羽过,十年依旧叹蹉跎。


雁回燕塞乡书少,雪满梁园雅集多。


取乐醉乡聊邂逅,争新谈薮任纷罗。

赫奕晨霞照万灯,路穿阙口势如吞。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下秋千挂彩绳。


平地伊流不一抹,半天嵩岳翠千层。

雨后城南路,无泥未有尘。


因观曲江树,更忆杏园春。


草色遥侵水,山光翠逼人。

呢喃燕语。
共诉春归去。
春去从他留不住。

画堂春静莺花丽,珍重为开嘉宴。
金盘荐处,楚酪琼羞,吴羹雪片。
曲按檀槽,词翻玉茗,歌喉清啭。

芳甸青旗,山县迎春时候。
无端独向风尘走。
去年今日,酒重沾衣袖。

读书必读尚父韬,结交须结扶风豪。
崎岖天地不得意,冷落人间一宝刀。


我行出门数千里,落落阴相天下士。

世界重重一网中,澄溪上下见天容。


不知万丈寒光底,却到青冥是几重。

万境全归一瞬中,山河日月尽含容。


若将明暗分迷悟,公案从今又一重。

馀花送春暮,群绿迎夏初。
清晨出郡郭,溪山含雨濡。
宿霭昏近麓,初阳滟平湖。
还山映平湖,未厌伤极目。
篮舆值初晴,步步转湖曲。
宿雾郁乔林,寒曦煦穹谷。
今朝寒食节,拨撒挥涕馀。
何心事游行,谁使膏我车。
出门悟春远,绿遍万里涂。
开禧改岁复峥嵘,老我奔驰不少宁。
雪花欺人入衣袂,前日杭州今四明。
老来老来我何有,绿发黄须行白首。
蒲稗藏鸭楚水秋,碧云摇海结新愁。
晚风忽动芙蓉渚,斜日还寻杜若洲。
白发萧疏歌宝铗,黄金零落恕貂裘。
朝随六龙驾,远别黄金台。
万乘出都门,旭日净浮埃。
翠华正飞扬,玉辇从天回。
伊人不可见,山风落松林。
形骸没颜色,土丘埋素心。
昼鸟啼无听,潦水高为吟。
石涧听泉泠,银瓶转长绠。
美人发纤喉,汲起霓裳影。
露垂发簪重,杯光堕金凤。
杜鹃声里瘴云低,江上轻寒透敝衣。
九十春光今日过,三千客路几时归。
桐花门巷空残雨,燕子楼台又落晖。
杨柳青青河水浑,野桥茅店水边村。
官船三日姑苏道,处处青山似故园。
熏风乍引齐纨扇,绕空阶、曲曲阑干行遍。
香袅画帘深,又簟纹初展。
倚枕支颐情缱绻,浑不觉、梦儿萦转。
天街月未沈,来者已骎骎。
夜若可无睡,人应更有心。
香凝衾正暖,灯隔帐如阴。
遥天拍水共空明。
玉镜开奁特地晴。
极目秋容无限好,举头醉眼暂须醒。
暖日丽晴春正好。
杨柳池塘风弄晓。
露桃云杏一番新,花窈窕。

萍蓬踪迹几时休。
尽飘浮。
为君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