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芒鞋踏破万重山,五日淹留在此间。


行客归来山下望,却疑身自九天还。

绝顶来还晚,寒窗睡达明。


连床眇归思,三宿怅馀情。


云合山无路,风回雪有声。

谁识往来意,孤云长自闲。

风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

木落众峰出,龙宫苍翠间。

襟裾三日绝尘埃,欲上篮舆首重回。


不是吾儒本经济,等闲争肯出山来。

为爱前高自觉过。
天生阻隔,不放冲和。
前头何处道缘深,无福清闲,有分奔波。

我行符水。
公修药饵。
一居山,一居廛市。

微生一日一偷生,为惜鸿毛死亦轻。


从此岐行还强饭,尽收云水答清平。

得絮不云暖,此情君合知。


主忧臣但尔,心死身何为。


绿草华山带,高楼燕子枝。

应自友朋恩,知深谢不言。


无衣度霜雪,多难际乾坤。


泥重芒鞋涩,云浓湿帽昏。

入山抱忧刃,出山剸冰眸。


缠性万古哀,挈去半若留。


叩门与翁别,惝恍何言酬。

支策辞道林,飞镜挂大空。


回光散玉岫,潜颖射金淙。


扪萝入窈窕,循垓践玲珑。

故苑花空发,他乡莺自啼。


主人孤馆里,斜日楚云西。

归袂随云起,篮舆趁雪明。


山僧苦留客,世故却关情。


小倚枯藤杖,聊听绝涧声。

宰肉陈平社,折腰元亮乡。


车无门外辙,菊与径皆荒。


所恨国难守,若为家不忘。

辜负莲花开满池,下山相问欲何之。


但言世外闲无事,只有人间病要医。

咄咄怪事,山僧忽作下山计。
出门咫尺忘西东,迷津觅路逢老翁。


老翁胡卢笑掩口,两脚疾行徐举手。

微云疏雨入天湖,野客追陪兴不孤。


岂有风雷迷大麓,漫随龙象礼浮图。


莲花开日难为别,丛桂前期记得无。

出家不舍田与里,住山不别城与市。


长斋不断酒与荤,参禅不离妻与子。


声闻现作居士身,青莲花发红尘里。

何物相随药一笼,杖头明月与清风。


老师未得全收拾,留半山僧住此中。

分付云霞护草堂,出门珍重说行藏。


旁人痛痒休相管,好向维摩检旧方。

人间不可住,决意向栖贤。


乞食从桥外,编茅傍水边。


一生丘壑性,半世友生缘。

六十又过四,千华重授衣。


青山不可再,白首好相依。


梅发随流去,春来逐雁归。

战月吟魂夜独醒,十年不到此孤亭。


倒浮下界山沈海,直寄高空意入冥。


乍出洞天箫管寂,忽当洪渤露华泠。

月明万顷软琉璃,况复中秋色更宜。


光怪尽随星汉上,襟期只有水云知。


羞看岁去逢佳节,每叹心违过此时。

人言禹时柏,是否何必研。


要知是古物,少亦逾千年。


盘盘九龙子,脊尾何蜿蜒。

西陵南下夜何长,马上相看庆一阳。


白社不来消旅困,青山应解笑人忙。


倒尊未觉春光浅,开户俄惊晓色凉。

千尺飞萝手自援,鸣泉处处弄潺。
半峰栖雾逢僧湿,绝径穿云见虎闲。


岸帻正宜岩石上,褰衣时傍竹林间。

谁道居山无限可,青松白雪总堪哀。


生生只愿檀那笑,且向城西第二台。

宛转松蹊入五峰,更临危阁半晴空。
山花鸟语皆真趣,谁是韬光傲世翁。
頫望群峰目已惊,山僧更解说山情。
夕阳归去心难足,未听飞泉雨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