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飞流如雪洒篷窗,一夜离心拥去艭。


回首不堪相忆处,千山明月满桐江。

折简招邀玳瑁筵,那知春色负华年。


才人并集春明外,倦客孤吟建礼前。


易水乍闻新击筑,稽山殊愧旧移船。

黄河南下半飞沙,一别旗亭鬓已华。


玄阁千秋扬氏草,青门五色邵侯瓜。


频年罢击霜天筑,几度空浮雪夜槎。

孰是携书问帝都,聊同捧檄向江湖。


愁多总入三秋鬓,病久那遵百折途。


赤日虹光龙剑杳,青霄云色凤城孤。

烨烨龙章下凤楼,汉庭何羡富民侯。


中天日月低环佩,大陆风云近冕旒。


蚤辟西园延上客,行开东阁贮名流。

巀嵲穹碑颂姓名,辉煌巨轴纪平成。


缘堤彩鹢千群度,掠水黄龙万队行。


转粟东南无大泽,飞刍西北有长城。

一舸南征岁月遐,老臣驰骤日天涯。


平驱邵伯湖头雪,尽筑高公堰口霞。


稍喜故堤添柳色,从教新涨没桃花。

侧席天书降紫泥,东山宁得遂幽栖。


琅函昼捧千灵集,玉佩晨参百吏齐。


碧树交阴笼大道,苍松垂叶护长堤。

赋颂元推楚,才华夙擅唐。


九歌传正则,十字叩宾王。


酿秫开霞馆,烹茶搆雪房。

横槊风流甚,登坛意气饶。


上官留绝唱,神女恋清标。


巫峡云来去,昆明石动摇。

飘零辞越日,留滞客梁年。


忆过西宁宅,频开北海筵。


观棋晴雪后,秉烛曙霜前。

回头林谷已云迟,心不怀疑遁自肥。


有菊可寻方觉是,无根自药岂吾非。


危时一醉便为福,好客相过莫放归。

忆昨追随太史游,欠招吟脚共评秋。


自怜蒲柳难禁老,君向桑榆尽可收。


人物多从危世见,山林盍有好诗留。

文脉丝垂感慨深,奎躔今直鄮山阴。


末流自逐狂澜倒,独步直成空谷音。


四海园林春事里,一家松竹岁寒心。

下水风帆势若浮,雪深且向贵池留。


两三渔艇有歌送,咫尺仙家无分游。


剑削山棱云气直,镜涵江影日光流。

龙宫蕴特异,精祷通万灵。


昭著二百年,锡封专朝廷。


去年偕宰公,投诚涕欲零。

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馀鸟,离亭已散人。

昨日持三白,今朝解八支。


聊为犀首饮,尽笑虎头痴。


冠履从来懒,杯铛且自持。

桂楫夷犹绿水潺,离亭尊酒杳难攀。


江头别恨逢凉雨,天外诗情见远山。


驿马深秋迎客健,庭花清昼对人闲。

白云际天隅,峰峰争秀出。
浩浩水石滩,归鸟时灭没。


我欲茅三间,巢此重叠峰。

我辈登高崄更遥,闻君独步上乌聊。


休嗟昨日浑无兴,须信明年尚有条。


节后黄花香未减,年高黑鬓雪偏饶。

胡君奇气不可束,掉头只怕杯中醁。


南溪三日醉如泥,昨夜潜奔似惊鹿。


横行冲雨踏麦畦,纵有绝足何由追。

忆从绣水入高州,篁竹萧萧万岭秋。


道上行人敲石火,截筒炊饭也风流。

联桂坊前君故里,匆匆车过不曾知。


逢人相问凭相谢,正是南关大雪时。

埃尘留病枕,霜雪听晨征。


出谷莺声早,飞云鹤翅轻。


寒郊亦常日,物色自离情。

茉莉天姿如丽人,肌理细腻骨肉匀。


众叶薿薿开绿云,小蕊大花气氤氲。


素馨于时亦呈新,蓄香便未甘后尘。

素质吐孤芳,柔条敷瘦绿。


谁将刻楮手,作此数蕤玉。


园林烟雨多,百卉飞蔌蔌。

四世通家几阅年,吴山楚水邈风烟。


却惭间岁双旌过,不及中林半刺传。


二妙喜看承鲤学,三湘遥此寄鸾笺。

繁灯吐艳闹仙堂,宝瑟交横绣幄傍。


不夜火城通桂馆,无风香雾起兰塘。


芳筵特敞金吾第,胜侣兼依玉树光。

信陵公子夜开堂,宴客张灯水槛傍。


自放梅风入绮户,仍邀竹月下银塘。


花边锦炬参差影,树里星毬点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