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霭霭朝云,矜春态度。
楚宫梦断寻无路。
欲将尊酒遣新愁,谁知引到愁深处。

娟娟明月如霜白。
鳌山可是蓬山隔。
恨不及春风。

龙沙一住二十年,独识龙冈郑景贤。


诗笔饶君甘在后,琴棋笑我强争先。


冷官何啻广文乐,归计犹存谷口田。

超佛越祖透真空,也与沩山说梦同。


面貌眼睛鼻孔里,大千沙界一沤中。

新晴物物有春意,正值一阳来复时。


变化无穷俱是易,探原密处起乾知。

依然红日照窗楣,还是去年消息时。


妙理不须寻辙迹,只于生处验新知。

冠盖如云笑别时,亦知陈迹易伤悲。


归来未似钟山醉,零落多于邺下诗。


人事可怜驹过隙,秋风几许鬓成丝。

梅花不复见,况乃扳花人。


花飞别故树,粉黛化为尘。


秋风卷落叶,虫豸鸣悲辛。

寻溪因过上溪游,雨后溪浑水乱流。


因傍堤松却飞盖,为闻山鸟辍鸣驺。


平田䆉稏青云合,满谷芭蕉碧玉抽。

曾侍天王玉几傍,卷帘袍色殿中央。


重霄未彻宫县乐,上宰初持万寿觞。


晓日半临幡影转,春风遍送佩声长。

曾把早梅枝,思君在别离。


别离虽云远,万里有还期。


树枯根已拨,人去复何之。

淩晨巾我车,天宇极清廓。


闲从同心人,莲洞视兴作。


兴作夫何为,讲堂开正学。

干戈久不息,百苦无一乐。


县官急徵需,贫富悉笼络。


西州正击贼,空拳日相搏。

自夏经秋百日晴,更兼无处不戈兵。


千畴万亩乾枯尽,留得衰荷听雨声。

雷久无声电敛光,老龙何地密韬藏。


只愁遂失苍生望,何不留心济四方。

嘉隆词客草半芈,指点灵光一柱悬。


紫电苍龙浮大壑,朱霞白鹤丽高天。


晨飞杖屐东山墅,夕纵壶觞北海筵。

碧霄何意得重攀,九转丹成列上班。


金简玉书暊册府,雾窗云阁住蓬山。


拟修麟史才难称,自领冰衔梦亦闲。

翔凤阑干,啼鹃院宇,相逢似梦才醒。
谁道无情,飞红舞翠欢迎。
青春绿发花前饮,醉自歌、记那时曾。

穷年兀兀似憨痴,鸟道虚空举向谁。


伯玉知非先一腊,香林走作未移时。


寒溪石上吟何已,空谷人来未可知。

同生惟有汝,远俗得予心。


奉母三千里,侨居最上岑。


随缘归岭表,重别立庭阴。

淳熙又贡第三春,驿骑新驰度剑津。


七祖师泉难话旧,八功德水且尝新。


雪亭烹处休装景,火阁煎时却可人。

寸舌解重围,长歌振短衣。


不成巢父去,空似鲁连归。


蔡港沙田薄,黄山宰木稀。

月本为阴象,辉盈有蚀时。


照临终不灭,圆景得无亏。


小驿冠裳少,荒村鼓角迟。

堪怪两外府,使传载朝缨。
虽云身在江表,都号汉公卿。
莫是才堪世用,莫是有人吹送,中外尔联荣。

笋将轧轧度岩隈,乱涧穿空去复回。


方识人间真毁誉,只缘亲到地头来。

正喜昔闻今见之,泉称第一更何疑。


此心好乐先为主,但见忠谋皆我欺。

二十年前入禁闱,朝朝侍立看朝仪。


头颅种种疑非我,世道悠悠责付谁。


人到衰年情顿减,天将阴雨骨先知。

莫问残冬历一行,且将生计寄丝簧。
烧灯客丐宜春帖,对镜人凝彩胜妆。
衰鬓又添新岁感,童心犹记少年场。
清尊何意醉流霞,览镜空惊鬓易华。
阶下蓂开新岁叶,陇头梅寄隔年花。
人逢老去常怀旧,客到春来定忆家。
露下虚庭月满襟,仰看残雪罥疏林。
久叨禁直随班尾,共誓斋明协帝心。
三宿夜分莲漏永,一年春到竹宫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