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袅袅幽亭竹,团团自结丛。


寒生绿樽上,影入翠屏中。


陶柳应惭弱,潘花只竞红。

上窗写影几竿竹,叶叶风前作态殊。


萧瑟为秋增气势,翩翻类客转江湖。


不堪相对三朝格,漫说何能一日无。

窈窕复蒙茏,千山万竹中。


幽人夜惊起,秋雨共秋风。

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


指佞不长生,蒲萐今无种。


安如植丛篁,他年待栖凤。

火旗焰焰行高天,迸泉驱汗气如烟。
我来解带虚堂前,满庭苍霭秋飒然,羡君丛竹琼阑边。


能使子奠看不足,娟娟翠袖笼寒玉。

爱君窗下竹,萧瑟起清风。


积爽延秋入,流阴荡暑空。


翠涛翻枕簟,珠佩绕房栊。

西林白日暮,溪上无村坞。
牵夫仓皇啼入舟,幽丛虓虎几噬汝。


舣舟侧望白额狞,双睛㸌电对人怒。

家住江南青竹林,别来无日不关心。


偶然写向齐纨上,便欲移床坐绿阴。

南园旧竹困支离,移过墙阴雨更宜。


落落出群看两个,萧萧交翠待千枝。


荒苔古石清闲地,细草虚庭隐士诗。

五月一雨醉湘筠,江北江南路不分。
月明夜半凤双语,主人仿佛东亭君。
东墙飞来两青松,北墙新篁阴更浓。
主人有意物两遂,凤自凤兮龙自龙。
负郭林庐带草堂,小亭轩敞对修篁。
祖师但指青青色,诗老能闻细细香。
风过户庭常掩冉,雨馀衾枕自清凉。
五柳先生丛竹园,烟封此日几开门。
当年饱食横眠处,千亩犹堪捧腹论。
露节老愈苍,烟丛寒更碧。
野鸟何处来,点破九秋色。
秋风江上早鸿飞,桂树团团影渐稀。
此日尊前须尽醉,古来林下几人归。
青山乌帽情何恋,翠竹黄花愿不违。
连竹分清影,接篱卷洞圆。
丛疏风淅淅,叶密露涓涓。
捣药宜晨坐,抛书向午眠。
旧栽丛竹荫衡门,想见春风长子孙。
书阁无人裁蠹简,清池科斗共黄昏。
丛竹新移涧水西,喜添双笋迸阶泥。
春云绕屋苍龙起,夜月临轩翠凤栖。
石上琅玕当并长,壁间蝌蚪待重题。
漪漪绿卷镜中天,元子何须苦恶圆?
万叶千枝繁不乱,化工消息尽无边。
平安世界,剩有此君家。
旧狂六逸,高隐七贤,来避繁华。
秋一方,春一坞,潇湘入画,水涯还接山涯。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闻君庭竹咏,幽意岁寒多。
叹息为冠小,良工将奈何。
含风摇砚水,带雨拂墙衣。
乍似秋江上,渔家半掩扉。
少年眼似春冰滑,风味最于花曲折。
冲泥访客竹边过,邂逅寒梅照疏节。
不应误落野人手,自赋新诗为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