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国事分明属灌均,西陵魂断夜来人。


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

东原深处所,时或见人烟。


秋雨桑麻地,春风桃李天。


贪程频问堠,快马缓加鞭。

鞭影匆匆。
又铜城驿东。
过雨碧罗天净,才八月,响初鸿。

月青露紫翠衾白,相思一夜贯地脉。
帝遣纤阿控绿鸾,昆仑低小海如席。


曲房小幄双杏坡,玉凫吐麝熏锦窠。

恸哭东阿县,伤心莫与论。


却思当痛日,敢望此身存。


举目人将母,回头影吊魂。

步出齐东门,遥遥飞车壒。


荒城阙睥睨,外与颓垣会。


榛芜侵周道,鸟雀骄有赖。

江上晴云晴复湿,落絮飞花满原隰。


此时君扣主人门,七尺长身如鹄立。


自言稷下旧诸生,奉命江南宰山邑。

南来十五驿,幽绝独斯亭。


下榻月初上,卷帘山更青。


干时嗟暮齿,从事厌劳形。

问君读书所,我所在东阿。
东阿何所有?水竹荫陂池。


莺羽飞隼雉,长颈鸣家鹅。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
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
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

江舟二月伴梅开,征马旬朝逐杏来。


疲路尚馀千里在,孤怀复向数峰堆。


山童未称深春色,地古还兴旷士哀。

旅绪终无极,花光亦有初。


含情窥远道,连类见群居。


细细朝菲缀,依依晓艳舒。

屐齿苍茫破绿苔,飞缄云色满蓬莱。


应怜疋马齐东驻,敢望双鸿代北来。


遥夜石函干斗气,异时金镜补天才。

天为山行借雪看,路随天远更漫漫。


诗成驴背偏如意,病后狐裘少耐寒。


授简有才怀帝子,折梅无使寄长安。

一望川原苍莽间,天低风定冻云闲。


河经南堰还归海,路出东阿始见山。


野雪渐消沙隐隐,烧烟初散草斑斑。

日落高原起暮尘,风回残烧入荒榛。


榆林古道馀双堠,草屋人家少四邻。


野枣有秋惟酿酒,园桑无主半为薪。

久客山中梦,孤怀月下歌。


青云期赋就,华发感时过。


龙剑闲星斗,鱼山静薜萝。

老携书册赴东阿,千里骊驹振玉珂。


故旧樽前怜白发,诸生馆下咏菁莪。


项王墓在寒烟积,黄石祠荒落木多。

马上青山夕照明,看山应动故乡情。


虽然不及江南好,犹胜平原旷野行。

故人今不见,孤客倩谁怜。


事业清时困,名声旧邑传。


紫髯风猎猎,纱帽月娟娟。

我爱东阿王,翩翩贵公子。


虽读万卷书,日日弄文史。


已乖弟兄好,更遂君臣理。

讲幄西清学士班,绿槐丹陛侍龙颜。


病从金马新辞阙,焚却银鱼自闭关。


精舍渐生书带草,世家原在谷城山。

仰止人间第一山,壮心徒切愿跻攀。
乾坤回首成今古,人物从来让孔颜。
斯道不加仍不损,六经何述又何删。
长途犹旅食,谁与换春衣。
榆社人初散,茅檐燕已归。
河流经岸断,垄树入烟微。
江南游子茂才华,此去之官水陆赊。
行旆几时辞日下,客舟今夜到天涯。
东风驿路闻啼鸟,落日烟林舞乱鸦。
前年别乡闾,今年出京邑。
悠悠去江汉,杳杳事行役。
所惧心志违,况此风波急。
风雅黄初有正声,雄文八斗冠群英。
中原莽莽戈鋋气,东阁翩翩诗酒情。
羞与父兄同事业,不教宾客掩才名。
惊风阵阵卷黄沙,一路春寒不见花。
残月疏星杨柳陌,载将残梦听琵琶。
客路去无尽,寒山晚复登。
马前一片雪,溪上几重冰。
远寺疏钟起,重裘暗泪凝。
出郭眄遥岑,极目暧葱茜。
局步陟崇冈,幽境齐所愿。
扪萝俯翳屏,披榛诧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