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岭海穷冬变风色,瘴烟灭尽梅花白。
行台日长羽书简,载酒远送朝天客。
客乃金曹粉署郎,早登科甲随班行。
萍水相逢总宦游,我来君去两悠悠。
喜君已释千钧负,老我重添万斛愁。
八座定知虚席待,百蛮行见望风收。

听漏西堂黯不眠,忆君如在夜灯前。


可堪环堵三年病,又上南州万里船。


缩手未闲终坐巧,逾垣欲避转愁偏。

开府勋名冠一时,嵩台百尺建旌旗。


羊公裘带高炎服,山简风流照习池。


岭表梅当长至发,弧南星与老人期。

南岳诸侯长,东西节制同。


建标蛮越界,开府尉佗宫。


虎拜从文祖,龙骧是阿童。

名世生东浙,文成复有人。


天南开节钺,岭外起经纶。


雷电成章早,山河入誓新。

元老多风雅,西京一代才。


繇来大司马,诗冠柏梁台。


五岭为铜柱,三江作玉杯。

台门枕岳庭,襟带尽沧溟。


北斗斟元气,南郊礼寿星。


神明归化育,文武得仪刑。

岁岁来称寿,康公见秀眉。


上天平格日,南海至于时。


地暖嫌无雪,花寒喜有枝。

占甫兼文武,诗多肆好风。


嵩高还自诵,燕喜复谁同。


孝友期张仲,经营似召公。

三度嘉鱼候,端江鼓棹回。


黄冠趋幕府,赤舄在嵩台。


旨酒知难老,新梅况早开。

柱史才名旧,驰声自龀童。


五湖分秀气,一桂出高丛。


堕地应超足,依麻却有蓬。

平江恭襄代有名,赋诗横槊不谈兵。


百年文武传家学,经略元戎始有成。

楚天春望思难任,生死交情只自深。


岂有鹏程高万里,故收骏骨破千金。


姓名叨入黄公传,絮酒空怀孺子心。

发疏齿豁瘴天涯,已道头颅事可知。


万里忽闻徵召起,九泉应恨乞归迟。


事方年少常如钝,虑过时人忽似痴。

十年持节岭西东,奏疏金门月几封。


都府清虚如到寺,家徒冷淡不随公。


疮痍已拯人间溺,经略还收战外功。

中丞绣斧移南粤,寿母霞觞宴北堂。


贞史百年刊阃范,相门三世引书香。


祥晖映海扶桑近,春色临阶玉树长。

花落纷纷春正深,萧条瓢笠下孤岑。


同人且暂虚磐石,到处何妨共竹林。


重云细草山中路,岸柳沙禽江上心。

手持黄纸下红云,祖席东风酒半醺。


总道使华当盛选,谁将边粟付虚文。


行程烟火蛮中市,候馆旌旗岭外军。

曾从川广著征袍,又辟江淮督餫艘。


旧业耻缘行橐富,新名多逐荐书高。


银台已换簪绅贵,玉帐应酬案牍劳。

新从青琐拜黄麻,远为军储向海涯。
天近女牛疑泛汉,地连闽楚喜还家。
倚门深慰慈亲望,揽辔当为圣主嘉。
年过半百鬓毛斑,高枕空林独闭关。
自信小人宜学圃,谁云好鸟不归山。
桑蓬却负人间世,桃李应嗤镜里颜。
一径穿云入翠微,中丞祠庙出林霏。
诛求榷吏恩能逭,采摘山家愿不违。
力食总馀君子泽,绣裳真念小人依。
远将恩命故乡行,旌节辉煌昼锦明。
大赉有功诸将喜,受封无恙老亲荣。
海天清气三秋景,驿路寒花万里程。
双岭秀拔倚轩居,郁郁葱葱气概殊。
并出云阴作霖雨,列为屏障镇坤隅。
一时光价同增重,万古丹青总不渝。
先声已破鬼门关,蝼蚁残生掌握间。
不信三苗不从化,将军今是赵平蛮。
东山强起副皇情,荣拜都堂暂远行。
重寄一麾兼两镇,先声万里慰群生。
风恬沧海鲸波净,雨洗黄尘鸟道清。
晓鸡声里酒初醒,忽报天书到驿亭。
妻子惊闻犹未信,宾僚迎候已无停。
投闲自儗终衰朽,任重谁期荷宠灵。
壬戌之春金榜开,百五十人同日喜。
三十年来渐凋谢,落落晨星不多矣。
怜君素有冰蘖操,作官久淹甘自已。
苫块馀生心已灰,谁知恩命又来催。
不堪骑马迎丹诏,安忍临戎被墨缞。
孤子上章空有愿,圣皇注意莫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