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过江何敢号高流,偶与俗人风马牛。


画楫新摇严濑月,清尊又醉戴溪秋。


壮心无复在千里,老气尚能横九州。

志欲富天下,一身常苦饥。


气可吞匈奴,束带向小儿。


天公无由问,世俗那得知。

生人之治,本乎斯文。


有事其末,而忘其源。


切近昧陋,道由是堙。

十年初见范公园,知与钱塘结弟昆。


乐易向人无不可,疏慵怜我正忘言。


南迁却返逢北渡,远聘相过适近藩。

仲连虽不仕,而非绮与园。


逡巡笑谈间,屡解战斗繁。


子敬识二孙,长揖鼓鼙喧。

遗直诵家声,持心本至诚。


何劳求皦察,所至自安平。


气象馀前辈,才华属后生。

一自多歧分路尘,堂堂正道遂生榛。


聊将肤浅窥前圣,敢谓心传启后人。


淮海帝图须节制,云雷大造看经纶。

十日无缘拜后尘,病夫心地欲生榛。


诗篇极见怜才意,伎俩惭非可用人。


黄阁望公长秉轴,沧江容我老垂纶。

角巾华屋下,丘壑在其旁。


寄兴青山远,忧时白发长。


无心当世用,袖手看人忙。

归去来兮复几时,临流屡欲唤篙师。


种粳有地供饥腹,佩犊无人作去思。


偶着衣冠真是梦,倦寻丘壑已嫌迟。

白璧摩挲未有疵,榜斋铭座尚防微。


欲从今日求闻过,故说当年是昨非。


言行固知无里襮,吏民何处不恩威。

轻船摇兀涕垂颐,我见人船更谓奇。


琐细穿篷仍急舞,迷漫渡水故斜吹。


孤村茅屋炊烟绝,匹马毡衫冻仆随。

梅雨又时雨,苏州仍秀州。


客行无六月,农事有三秋。


云气深鸿雁,烟波没白鸥。

乌头千树卷秋蓬,乱激飞涛拍大空。


坐起船窗浑不觉,此生原惯石尤风。

可怜赤城霞,酿作石梁水。


一郡垂欲鱼,卧龙犹未起。

使者朝逢玉树留,君王设醴殿东头。


鳞鳞积素分鸳甃,片片飞花点翠裘。


上客无惭梁苑对,何人不羡雪宫游。

日色虚骀荡,风沙太獝狂。


已令花似雪,复要鬓如霜。


薄宦春从失,将归老不妨。

三春行已尽,万象施仍偏。


败屋蛛凭网,荒村柳但眠。


白如瓯脱地,青岂汶阳田。

蟹性最难图,生意在螯跪。


伊人得之妙,郭索不能已。

万花尽坼。
过廿四番风,绿遍山色。
夜雨作寒,遥想刺桐披拂。

百谷驰东南,三江浇吴会。


积阴漏云汉,涌水翻积块。


斯民既昏垫,我稼堕颠沛。

默默融融内自观,纷纷藉藉外何关。


托言鹏化未为大,相与鸢飞方是闲。


万古乾坤全易上,四时风月小诗闲。

冲风回白日,飞砾洒青天。


富贵城西畔,珍珠河北边。


阳冰原不冶,阴火更潜然。

欲问江干水竹居,南来舟楫未全疏。


如何荏苒三秋候,不寄平安一字书。


事主只今縻禄秩,还家何日省丘墟。

吏散西曹月自明,褰衣顾影倍凄清。


娇痴不独怜儿女,老大还多忆弟兄。


紫禁花明催晓觐,青郊草满废秋耕。

舍南种竹近新锄,堑北抽茨亦旧除。


此日云边犹独往,何年江上却同居。


衡门拟著潜夫论,石室难藏太史书。

爱尔东泉林壑幽,石门深窈枕高丘。


鹊巢松树将雏下,鱼跃莲池挟子游。


云屐登山时自补,雨犁卧垄少曾收。

赣水经年厌旅游,乡山此日且迟留。


便从听雨当悬榻,即免看云恋去舟。


落拓田园聊自适,沉酣文字复何求。

瀍涧抱王城,嵩高壮汉京。


河山元地胜,灵秀自天生。


才逸青云早,功多白发盈。

淋浪翻一雨,拳局下层坡。
险尽平川出,村宽古屋多。
风烟随地辟,鸡犬觉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