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无缘拜后尘,病夫心地欲生榛。
诗篇极见怜才意,伎俩惭非可用人。
黄阁望公长秉轴,沧江容我老垂纶。
保釐珍重回天手,会看春风万木新。
bìng zhōng dà sī mǎ qiáo gōng yǒu shī jiàn huái cì yùn fèng dá èr shǒu。
病中大司马乔公有诗见怀次韵奉答二首。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shí rì wú yuán bài hòu chén,
十日无缘拜后尘,
bìng fū xīn dì yù shēng zhēn。
病夫心地欲生榛。
shī piān jí jiàn lián cái yì,
诗篇极见怜才意,
jì liǎng cán fēi kě yòng rén。
伎俩惭非可用人。
huáng gé wàng gōng zhǎng bǐng zhóu,
黄阁望公长秉轴,
cāng jiāng róng wǒ lǎo chuí lún。
沧江容我老垂纶。
bǎo lí zhēn chóng huí tiān shǒu,
保釐珍重回天手,
huì kàn chūn fēng wàn mù xīn。
会看春风万木新。
以上为【病中大司马乔公有诗见怀次韵奉答二首】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文
问:“古人论性,各有异同,何者乃为定论?”
先生曰:“性无定体,论亦无定体。有自本体上说者,有自发用上说者,有自源头上说者,有自流弊处说者。总而言之,只是一个性,但所见有浅深尔。
或问:“释氏亦务养心,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何也?”
先生曰:“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到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
黄勉叔问:“心无恶念时,此心空空荡荡的,不知亦须存个善念否?”
先生曰:“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去,又要存个善念,即是日光之中添燃一灯。
先生问:“九川于‘致知’之说体验如何?”
九川曰:“自觉不同。往时操持常不得个恰好处,此乃是恰好处。”
先生曰:“可知是体来与听讲不同。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
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工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穷理”是“尽性”的工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约礼”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诸如此类,始皆落落难合。
王守仁 · 明代 · 诗
老舅近何如,心性老不改。
世故恼情怀,光阴不相待。
借问同辈中,乡邻几人在?
从今且为乐,旧事无劳悔。
李商隐 · 唐代 · 词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陆游 · 宋代 · 诗
野堂地僻无车马,草径柴门昼亦扃。
栗里虽贫储旧粟,玉川终老抱遗经。
病身凛凛残秋叶,故友寥寥欲旦星。
钱钟书 · 现代代 · 诗
微言妙质得认如,年少东来信起予。
将母呕心休觅句,绍翁剖腹肯留书。
人癯恰办竹兼肉,文古能穷柳贯鱼。
邵雍 · 宋代 · 诗
中原之师,仁义为主。
仁义既无,四夷来侮。
王世贞 · 明代 · 诗
上客停轮筐,小妇罢流黄。
小妇出肃客,呼水进酒浆。
问客何方来,客亦不肯言。
陈献章 · 明代 · 诗
天涯四尺不封坟,一去凤山三十春。
莫辞更向山前问,恐有渔樵是异人。
皇皇复皇皇,开辟到陶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闾阎尽孝弟,简册无祯祥。
汪东 · 清代 · 词
初染娇黄胜鸭雏。秋来黄叶半焦枯。人间重奏哀蝉曲,齐女魂归解听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