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隔面倏十载,枉寻适中秋。


况临江汉渚,聚兹黄鹤楼。


明月好负人,光暗鹦鹉洲。

宴坐中秋日,云晴灌水阳。


玉麟横郭见,文笔映波长。


隐几饶幽胜,登堂总俊良。

独客佳辰思,空山积雨愁。


纵能斟绿蚁,何处望琼楼。


岩桂萧萧落,江云冉冉浮。

此夕中秋月,他乡两度圆。


孤云生夜翳,万象失秋妍。


雨气饶侵客,风期又隔年。

昨宵雨脚引如绳。
泥潦过荒塍。
忽看霁月羼华灯。

杖策倚层楼。
新凉体少瘳。
浦江边、灯火漂浮。

生产连年高速度。
十一逢双,万众同欢舞。
屈指中秋期日五。

绤衣才换。
不觉凉秋半。
摇落梧桐三四片。

姮娥自语。
不肯广寒宫里住。
特破云围。

一秋少雨。
旋作轻阴仍散去。
赏月筵开。

层阴隙处清辉漏,斜照东轩。
桂影森寒。
许折高枝未有缘。

桂影参差。
看华灯上,初已漏云隙。
连旬润雨,做一天凉意,同欢今夕。

步绕烛房空,辽海雁稀,难问音息。
秋气萧寥,有吟蛩谙得。
邀桂影、冰奁乍启,泛梨花、瑶尊共拭。

澄辉看渐展。
数圆期禁他,绛霄人盼。
盼到良宵,又露华啼湿,一规珠汗。

镜华空满,怨红都在,旧时罗帕。
早是销凝泪无多,怎留向、临歧洒?


枕上阳关催夙驾,忍今宵歌罢。
从此西楼翠尊空,愿明月、无圆夜。

长忆红楼离夜语,月满芳尊,赏月人遍去。
自见月圆无此苦,年年情恨天难补。


欲唤姮娥凭说与,泪湿花枝,故作黄昏雨。

好月一年能几见,待得圆时,抵死云遮遍。
可惜良宵天不管,酒灯暗雨深深院。


梧叶洒阶愁万点,不听清歌,已是无肠断。

旧泊横桥花覆船,酒灯人语隔湖烟,红箫肠断十年前。


经醉溪山如此夜,后逢花月奈何天,漫吟秋扇黯悽涟。

听水听歌醉梦间,秋衣零露夜忘还,拍浮人与白鸥闲。


馀兴好探花里市,旧情不断枕边山,半篷风色过梅湾。

夜午看山旧寺楼,别来岩桂五经秋,好花凉月醉扶头。


一水又平桥畔路,几人曾预镜中游,山阳残笛更吹愁。

烟夕凉波起白蘋,蔫红落粉尽歌尘,依稀山黛可怜颦。


一舸谁寻虾菜路,千丝空羡鲙残鳞,无多秋事属闲人。

花艳连桡度镜光,满湖丝管水飞香,月明何恨预兴亡。


莫揽清歌悲小海,更催秋梦落横塘,波空塔影自凄凉。

溪上曾闻渡越兵,乱流犹似怒蛙鸣,蒲风杉雨战秋声。


梧梦只今空故苑,菱歌依旧绕离城,长桥人散月孤明。

岩桂秋香晚尚花,顺阳旧墅问残霞。
五湖自送鸱夷去,风月依然属范家。


浮白劝,比红夸。

露脚斜波月上迟,镜中曾见越来时。
湖光一片伤心碧,却与吴儿作水嬉。


飞画鹢,引金蠡。

五门照日,是真人膺箓,炎图家国。
二百年来,抚四海安乐,六服承德。
虎旅横江,胡尘眯眼,恨有中原隔。

秋空过雨静,晚景澄明,天淡如水。
渐看蟾彩,东山旋升,金饼上云际。
轻烟散尽,莹皓色、消尘翳。

积阴扫秋风,吹作今夕月。


山岳四高寒,天地一澄澈。


幽人渺何许,应喜清晖发。

高情古意满溪楼,静拍栏干尽两眸。


月不露圭天有道,风能□谷水无愁。


从吾所好万青壑,舍我其谁双白鸥。

凉飙送残暑,秋色望中新。


天迥迷星斗,宵寒待月轮。


境同牛渚上,诗寄凤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