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郡堞危楼夜气清,江光海色接天平。


凉秋一半无边爽,皓月十分何太明。


使者星轺行暂远,史君兵酿恨徒倾。

人间此节号佳辰,锁宿文场意自伸。


雨脚洒开秋气象,云头放出月精神。


坐无红袖何妨乐,盏有芳醪不计巡。

月华乘颢气,人竞此宵明。


旧会嗟经岁,修途为辍程。


凉飘襟袖爽,秋入管弦清。

宿阴初卷尽,万状正萧然。


夜色兼秋半,人情爱月圆。


褫巾洒浊酒,露坐幕青天。

赏过中秋才两夕,人心独待月华多。


也知不惜饶光照,争奈闲云好事何。

皓魄埋云未肯收,佳娥寂寞为谁羞。


可怜数点不多雨,误却一轮无限秋。


急扫妖氛天外去,莫教微影暗中流。

一年清绝中秋时,仰天高欲攀桂枝。


乾坤镕入玉奁鉴,万象一扫光芒垂。


今年不见今宵月,有物啖之倾且仄。

老病罢搜句,空对秋月明。


寂寥天宇迥,惨慄夜气清。


松门委馀照,萧散此闲行。

秋来未省举杯频,却扫空山绝众宾。


寂历平林方陨叶,扶疏丹桂独生春。


天高地迥轮当午,露白星稀夜向晨。

蟹肥鲈腯未多夸,橘绿橙黄正自嘉。


左手把莼右持酒,何当共醉木犀花。

火气之馀金气乘,岭南寒暑独无凭。


虽非卤地亦卑湿,不必梅天皆郁蒸。


椰子簟凉肤起粟,荔枝膏冷齿生冰。

仙苗风味淡为宗,能诱长安客欲东。


浪说栈羊馀隽永,施于高士了无功。

赍芝自可侑仙斟,忌把鲜肥俗味侵。


羹莼鲙鳞清浊混,季鹰犹未是知音。

吴人缕玉作常烹,南粤相逢眼却生。


张翰思归食忘味,鉴湖震泽见于羹。

垂垂水线白封青,一箸能生两眼明。


分野自为牛女地,何如堕落玉绳精。

秋行春令气犹凝,柳曳寒丝软蘸冰。


又似瑶池乐棚下,鬼工遗落水晶藤。

山色秋分后,月华霜降前。


况方行水国,而复遇晴天。


万象入搔首,百怀归扣舷。

携孥犹胜旅,在道不如家。


素已中秋月,徒然九日花。


厚颜今事左,短气始谋差。

山路相呼游冶盘,何妨月下更追欢。


情知一夕秋无价,看彻三更酒未阑。


衰鬓侵愁羞自照,回肠索句大应难。

羽扇风清夙霭收,元戎邀月上南楼。


卷回天外连宵雨,借与人间一夕秋。


六合扫清知有待,微云点缀故宜休。

亲朋关河阔,一岁几合并。


回思十载我,大半短长亭。


我发日已白,我心日以惊。

久病头如石,中秋月似盆。


起瞻惟一色,归卧只空村。


信有鄜州见,曾同秘省论。

秋声欲坠露沾衣,天际星河□影稀。


举酒移尊觞碧落,懒云为我一齐飞。

静里丝桐猿鹤闻,三秋景色已平分。


良夜新晴月皎皎,碧霄散尽苍梧云。

万山妆澹到中秋,归路年年快卧游。


水泻平桥移足底,树狂落叶打人头。


久疏似友新醅饮,乍晤犹亲旧句留。

小港绕垂杨,秋风一枕凉。


病魔牢不去,客思渺难忘。


淮水蘋花远,荒城夜杵长。

去岁中秋节,高堂依老亲。


团栾明月夜,来照白头新。


此日孤成子,良宵望里身。

令节他乡酒,关山独夜情。


看花秋露下,望月海云生。


碧汉通槎近,朱楼隔水明。

燕地中秋月,仍看此度明。


照人愁白发,为客叹浮名。


空阔无霄汉,清光接楚城。

共饮方酣月满楼,剧谈无寐露侵裘。


此宵此景应难值,吾婿吾儿亦罕俦。


情谊浑如同一姓,风流不负两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