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
鹊惊初泛滥,鸿思共裴回。
远月清光遍,高空爽气来。
中秋中夜月,世说慑妖精。
顾兔云初蔽,长蛇谁与勍。
未追良友玩,安用玉轮盈。
不那此身偏爱月,等闲看月即更深。
仙翁每被嫦娥使,一度逢圆一度吟。
四时皆有月,一夜独当秋。
照耀初含露,裴回正满楼。
遥连雪山净,迥入锦江流。
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
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
照别江楼上,添愁野帐前。
高秋今夜月,皓色正苍苍。
远水澄如练,孤鸿迥带霜。
旅人方积思,繁宿稍沈光。
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清光不向此中见,白发争教何处生?
闲地占将真可惜,幽窗分得始为明。
殷勤好长来年桂,莫遣平人道不平。
古今逢此夜,共冀泬㵳明。
岂是月华别,只应秋气清。
影当中土正,轮对八荒平。
前月月明夜,美人同远光。
清尘一以间,今夕坐相忘。
风落芙蓉露,疑馀绣被香。
客怀一日强为好,独坐清宵还自深。
报漏虚严今夜直,闻乌暗动故山心。
萧萧槐影侵寒榻,淡淡蟾光度远岑。
入牖方嗟揽不盈,步檐始觉映前荣。
□摧岂是同胡骑,阵偃由来学汉兵。
滟滟影分金镜彩,纤纤形带汉钩明。
名园佳节到柴扃,词客开筵集草亭。
碧海月从今夕好,清秋人似旧年经。
病逢金谷还杯盏,夜转银河落户庭。
中秋忽已过,明月复清光。
玉镜圆将满,金尊倒欲狂。
东江当户尽,北斗挂城长。
去岁中秋月,江南水上天。
剥菱烦伎手,煮茗汲僧泉。
即事浑如昨,追欢已隔年。
举头问月月无辞,俯首衔杯有所思。
棘院观光群射策,茅斋刻影独吟诗。
入秋欲养身丰羽,试酒先将面点朱。
老眼重将玉石分,棘闱还有赋凌云。
天教桂月移轮影,风约香烟袅篆纹。
胜会何妨华烛照,清衿不受浊醪醺。
樽罍清兴与谁分,月下冠裳气薄云。
秋景夜销银烛烬,露华凉皱葛衣纹。
文衡自省精研定,酒圣人推剧饮醺。
两界山河月色分,西风扫尽九天云。
桂花玉宇稀星纬,蟾影银河卷练纹。
诗为清秋宜有句,酒当今夕莫辞醺。
茅亭秋半共飞觞,惊见南枝两朵香。
舟楫正传桃叶渡,雪花先待寿阳妆。
冲寒有意何妨早,索笑巡檐岂厌忙。
客中适值中秋夜,北望南瞻感慨频。
乡国迢遥心万里,冰壶清澈月孤轮。
山酤且共酬佳节,水调谁歌动紫宸。
万壑秋潭静,千岩夜色新。
山中花作妓,海上月为宾。
酒泛丹丘桂,羹传碧涧莼。
一从系缆迈流光,再见高楼满月凉。
总为婵媛偏此夕,不知留滞尚他乡。
团团草露清难似,细细萝烟袅乍长。
空庭秋晚,趁花阴把盏,临风独适。
醉眼昏沉潦倒甚,今夕又逢佳夕。
桂子飘香,银河敛影,秋意平分坼。
宝塔成功千载嵬,重游旧地斗山开。
昔年朋辈半摇落,此日俊英尽后来。
往事升沉蕉鹿梦,当场歌舞雪风回。
唐虞事业已崔嵬,直到尼翁又复开。
鲁论编成悲凤去,春秋著就泣麟来。
东山在望隐犹见,泗水流长逝不回。
泰山登后数谁嵬,童冠偕游今再开。
鱼鸟何尝无道在,川流应是有神来。
六爻变化呈龙马,七级高卑比赐回。
东山何处最崔嵬,片石峰头眼界开。
地僻幸无尘客到,罍空喜有酒人来。
衰年每感逢秋至,快饮何妨戴月回。
怀人昔自陟崔嵬,好把金罍对客开。
丹凤休教从北至,孤鸿今已望南来。
白云黄鹄经千载,明月中秋岁一回。
一度登山一崔嵬,清樽共酌好怀开。
南山秀色喜长在,北阙征书莫再来。
鸟向枝头呼友至,风从松里送声回。
山穷绝顶已崔嵬,更向峰头七级开。
乍见彩云浮塔去,忽闻清磬送音来。
樽中有酒英辞醉,座上行歌能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