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异时凉月好,常尔惜严更。


此夜浮云恶,胡然溷太清。


心孤王粲牍,案对景山鎗。

万里重阴晦玉轮,兔孤蟾远托霄垠。


世间未必皆同恨,亦有居心不净人。

天上浮云不肯归,凭轩坐惜桂华西。


一年此夕无穷恨,只是城鸦得稳栖。

圆期压秋半,飞影破云端。


明极翻无夜,清馀遂作寒。


桂繁团露湿,轮驶渡河乾。

斋舫谈经后,官池载酒行。


斜阳鸟外落,新月树端生。


清漾思江浦,夷犹绕郡城。

收拾山河片影圆,举杯笑酌结邻仙。


万家弦管谁无月,一壑楼台别有天。


丹桂梯寒醒旧梦,玄霜杵熟授长年。

记得南楼三五夜,曾听凤管昭华。
尊前此际重兴嗟。
素娥端有恨,烟霭等闲遮。

举网澄潭下,凭阑看得鱼。


谁将从事酒,一问子云庐。


水白沙鸥净,天空木叶疏。

噀雪喷霜满碧虚,王孙公子玩相呼。


从来天匠为轮足,自是人心此夜馀。


静入万家危露滴,清埋众象叫鸿孤。

明可鉴秋毫,供吟属我曹。


隔年方得见,终夕敢辞劳。


冷向天心白,清临露掌高。

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


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


冷湿流萤草,光凝宿鹤枝。

八月望夜天如蓝,海色卷雾山收岚。


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


初来空中光尚湿,霜娥寒鬓风旗岩。

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
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
殊方路永。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
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
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拿攫银河决。

诸亭环立一湖湾,区界无多眼界宽。


苍石传为伪刘物,绿波曾浴葛仙丹。


两边堤树四时碧,一片冰壶六月寒。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中秋风雨剧凌冯,拂闷觥筹倒一朋。


绿桂隔年疏彩晕,银毬终夜断长绳。


泥深水掌花边鸭,帽落霜颠影外僧。

中秋只尺巳蹉跎,更值中秋此地过。


天上桂轮长苦满,人间酒盏莫嫌多。


虹桥一散能追不,海镜孤飞奈尔何。

玉簪醉写酒馀春,移与芭蕉绝不真。


愁绝今宵风雨恶,趁渠留叶与传神。

晴天不及往禅斋,细雨轻尘拂马来。


笑袒袈沙徐下座,莫须踏湿宝公鞋。

明月满河洲。
星河带月流。
料素娥、独倚琼楼。

吹箫人去。
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
东望芙蓉缥缈,寒光如注。

不饮强须饮,不饮奈何明。
也曾劬秃当了,依旧滑如冰。
一吸金波荡漾,再吸琼楼倾倒,吾杓亦长盈。

此夕酹江月,犹记濯缨秋。
濯缨又去如水,安得主人留。
旧日登楼长笑,此日新亭对泣,秃鬓冷飕飕。

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
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
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

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
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
何处胡笳三弄,尚有南楼馀兴,风起木飕飕。

看团团、一物大如杯,时复几何秋。
俯天涯海角,今来古往,人物如流。
想见霓裳歌罢,无物与浇愁。

城中十万,有何人、和我乌乌鸣瑟。
对影姮娥成三处,谁料尊中无月。
剪纸吹成,长梯摘取,儿戏那堪惜。

团团桂影,怕人道、大地山河里许。
旧日影娥池未缺,惊断霓裳歌舞。
雪白长城,金明古驿,尽是乘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