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雪景诗情两得宜,枝藜何惜晚归迟。
因过野老溪桥畔,又为梅花立少时。
征行愁况瘁,矧值雨
但觉行舟款。
孤负这、满江春景,愁思怎换。
雨落篷窗如泪点,只听声声如贯。
姑苏城外寒山寺。
桃花源畔秦淮水。
飘泊各西东。
司农好客精车乘。
都官学佛陈杯茗。
闲煞五羊君。
湖干野泊不知更,水国荒寒怆旅情。
一夜奔雷吁可怪,满空寒雨注如倾。
飓风翻海驱潮势,战鼓轰天震地声。
草荒泥磴滑,老病厌扶持。
雨逐云先后,路随山险夷。
天寒禽自浴,屋漏榻频移。
花县哦松赋式微,杖藜风雨返郊扉。
不将轩冕矜闾里,只似山林一布衣。
陈梁未觉乌巾垫,儋耳何妨木屐归。
夜醉重峰酒,晓行游径霜。
急风来广漠,初日在微茫。
交臂恨相失,思君还自伤。
桑柘村村已禁烟,萧条井邑傍山前。
了无诗酒空三月,如此时光又一年。
对景莺花如寄尔,见人儿女倍潸然。
长到清明寒食时,客怀如梦复如痴。
庭空月淡梨花少,爨冷烟寒麦饭迟。
阻隔家山常入梦,挨排节物可无诗。
虫思庭莎白露天,微风吹竹晓凄然。
今来始悟朝回客,暗写归心向石泉。
千钟圣酒御筵披,六出祥英乱绕枝。
即此神仙对琼圃,何烦辙迹向瑶池。
山下结茅屋,幽居慕羲轩。
回禄尔何酷,一宵忽见燔。
藏无商丘富,炎焰孰敢前。
经秋惜别感飘蓬,旅夜相逢对朔风。
看剑君行向渚北,驱车我已入山东。
人情黯惨干戈后,歧路苍茫涕泪中。
三月轻风桃李阴,春城吹入客愁深。
扁舟未逐五湖去,华发空随双鬓侵。
芳草东归故园色,江流北转逐臣心。
蓼花舟泊钓鱼船,镇日潇潇雨满天。
独酌几杯蓬底睡,不知江涨没平田。
崛曲千山过,微茫四望低。
云连舒子国,柳暗令公蹊。
谷泛桃花水,骝嘶锦障泥。
逆浪随风白,阴云覆客舟。
雨声生滴沥,波面点浮沤。
昏黑山藏树,苍茫蜃结楼。
紫禁春朝雪,花飞彩仗新。
雾交随雉尾,风引避龙鳞。
掌湿金人立,窗寒玉女颦。
连山走云气,掣电相追飞。
风吹白草短,雨卷黄埃来。
霹雳迸我前,嵯峨为之隳。
细雨蒙蒙泻绿渠,时逢野老担园蔬。
万竿修竹萧疏影,半坞长松僻静居。
茶市将忙初试剪,秧田未插尚悬锄。
石径崎岖里,春阴晻霭中。
莺啼千树雨,驴背一蓑风。
野渚流添碧,村楼雾隐红。
虩虩冬雷挟浪声,喧喧急雨尼河程。
放船百里四时具,掩户一宵三白生。
弄客又逢天作祟,敌寒争遣酒行成。
少年尚意气,到处学游仙。
见险不知止,日暮犹加鞭。
破浪江湖里,独泛木兰船。
一天寒色隐秋山,风雨勾留道路艰。
赖有好峰相慰藉,时时雾外露烟鬟。
寒砧散响入遥空,捣练深闺是处同。
黄叶西风鞍马客,那堪秋雨更蒙蒙。
水落平沙雨一痕,廉纤不断自朝昏。
马前看取长堤柳,绿到淮南第几村。
巡方才入凤城东,出谷嘤鸣趁好风。
数点香尘溪水外,万家烟火竹林中。
时来草上观新政,每憩棠阴识旧公。
仁频叶大荔支甘,江上相逢秋正酣。
听彻玉蟾宫里曲,笋篷凉月下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