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关右土酥黄似酒,扬州云液却如酥。


欲从元放觅拄杖,忽有曲生来坐隅。


对雪不堪令饱暖,隔船应已厌歌呼。

暮雪纷纷投碎米,春流咽咽走黄沙。


旧游似梦徒能说,逐客如僧岂有家。


冷砚欲书先自冻,孤灯何事独生花。

宛宛黄金杯,虚器莫挹酒。


造化为鼓铸,赋色应西睺。


漙漙朝露浥,宛宛秋苞剖。

吴下黄师我所怜,江湖离别又三年。


家贫似为耽诗句,世乱谁能与酒钱。


溪上瓜田应蔓草,沙边茅屋正风颠。

释名


在竹筒中塞入甘草末,两端用竹、木封固,冬季投入人粪缸中,立春时取出,悬当风处阴干,破竹取甘草末,晒干备用。
这种甘草末,称为人中黄。


主治


热病发狂。

痛饮元非避暑方,又无金碗汲寒浆。


忽逢佳士携新茗,来坐竹阴移晚凉。


幽处小窗花木好,吟馀清论齿牙香。

随处体认天理,六字千圣周行。


万里一心感应,虚灵中正观生。

照眼非梅亦非菊,千叶繁英刻琮玉。


色含天苑鹅儿黄,影蘸瀛波鸭头绿。


日烘喜气光烛须,雨洗道装鲜映肉。

花底何来抱玉琴,一灯联袂夜堂深。


舟移九曲多云雾,笠戴双溪半雨霖。


射虎愧余终落魄,雕龙怜尔骤同心。

庙枕秦淮路。
是前贤、忠魂毅魄,旧凭依处。
罗刹矶边黄礼部,死事英风千古。

化工未幻酴醾菊,先放缃梅伴群玉。


幽姿着意慕铅黄,正色何心轻萼绿。


妆成自浅风味深,对此宁辞食无肉。

草堂溪上见钟山,会有金钱节假闲。
酒渴我犹通汉籍,诗名君已动江关。
苑花半杂金支里,窗雨微添玉溜间。
几载分携叹路岐,两江迢递隔相思。
何期千里回车日,正值高斋下榻时。
若问经纶觞有政,倘论心事剑相知。
同车绕径踏霜华,采采东篱日未斜。
垂手姬姜争送酒,牵衣儿女笑呼爷。
亦知老态乾于叶,莫遣衰容瘦比花。
朝回独坐叹伶俜,馆阁同年曙后星。
览镜偏惊添白发,挑灯且喜读心经。
力衰翻觉衣裳重,身老难邀耳目灵。
意气相逢更爽然,由来楚客自多贤。
匣中龙剑应长合,袖里明珠好并圆。
美酒但谋清夜醉,雄心宁藉故人怜。
秋风吹落桂花残,寂寞淮南赋小山。
自笑草堂鱼佩冷,空将瑶水鹤书还。
石门萝月谁同醉,洞口松枝只独攀。
新晴野步踏青晖,万绿枝头可染衣。
流水小桥通野涧,斜风飞絮点苔矶。
春归别驾凭谁管,儒负虚名与愿违。
藏山竹简头堪白,海上桃生不记年。
节日祯祥虽偶似,科名宦达总输先。
成书谩付将来世,有后应观已定天。
五月春花树,墙头有火榴。
情因亲故重,酒为倡酬留。
山色入窗满,溪声绕座流。
浮生值秋杪,摇落更无端。
着露花多瘦,吟风叶未安。
谋身尔我拙,行路古今难。
叠石摹山格,奇礓曲折通。
广庭成结构,危磴接玲珑。
碨磊当轩出,狻麑据座雄。
遍游天下好山川,归向隆中葺数椽。
似慕孔明效龙卧,尚随陶侃指牛眠。
诗书发冢笑何益,富贵乞墦嗟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