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陌上花开正掩扉,茸城草绿雉媒肥。


狂夫不合堂堂去,小妇翻歌缓缓归。

陌上花开音信稀,暗将红泪裹春衣。


花开容易纷纷落,春暖休教缓缓归。

陌上花开燕子飞,柳条初扑曲尘衣。

南渡君臣建业偏,不堪乔木黯风烟。


岂知白马兴王后,又到红羊换劫年。


三辅黄图空郡国,六朝王气渺山川。

主家楼观郁参差,想见当年全盛时。


宫草细侵行辇路,苑花深覆泛舟池。


瑶台仙去尘生海,甲帐神来风满旗。

万顷平湖碧,浮光映泬㵳。


秀山纯漫影,沧海暗通潮。


瘴黑云相荡,春澄雪未销。

吾家风物富檀栾,最爱青青耐岁寒。


千里归来面苍玉,不烦时复报平安。

蕙兰憔悴菊萎秋,叶底藏春已数头。


诗客不知花韵别,却言空结雨中愁。

同日种松今合抱,后来栽柳已参天。


笑看轩外黄杨树,我亦如君厄闰年。

红楼紫陌青春路,柳色皇州。
月淡烟柔,袅袅亭亭不自由。


旧时扶上雕鞍处,此地重游。

芙蓉仙人冰玉质,貌粹骨刚长八尺。
阅遍尘寰扰扰人,玄鬓朱唇双眼碧。


利名场里寡交游,势要途中绝踪迹。

夜半海风来最高,江亭卷我三重茆。


一林月色晓还在,四壁波光寒欲交。


皂盖忽闻催驿骑,绿杨长系钓鱼舠。

崖门春弄海涛高,太守当年共草茅。


山阁远烦青眼顾,世情浑是白头交。


功名此去期当道,风月何妨坐小舠。

郡阁冥冥雾雨开,蓬瀛遥望气雄哉。


千樯昼挟潮声下,万树晴飘海色来。


策石旧传秦帝辇,还乡初见越王台。

飞扬裘马各游秦,拂袖俄惊海上春。


三洞稍酬新日月,五陵犹记昔风尘。


纷纭白眼空调世,濩落红颜已让人。

一肩瓢笠自飘然,遥向西湖觅梵天。


坛上万僧昭庆刹,寺中千佛净慈筵。


传灯共挟西来侣,绽衲重寻北去缘。

嘉隆词客草半芈,指点灵光一柱悬。


紫电苍龙浮大壑,朱霞白鹤丽高天。


晨飞杖屐东山墅,夕纵壶觞北海筵。

洞口君携赤玉虬,湖堤余跃紫骅骝。


四愁明月歌平子,八咏寥天问隐侯。


上苑雕龙群彦绝,中原逐鹿几人留。

绣斧朝持越郡前,花骢行部笔如椽。


风云西北飞扬候,海岳东南镇定年。


秋思芙蕖明玉斝,春光桃李媚琼筵。

吴山晴翠拂高车,只字风霜绕玉除。


骢马近传盐铁论,鸡林遥诵治安书。


三台色动回天后,十郡欢腾煮海馀。

比屋香灯越水濆,霜天晨夕望氤氲。


中朝独占乘骢步,大海争传谕鳄文。


柱后峨冠心捧日,台端摇笔气淩云。

东来紫气又临安,拭目苍生望未阑。


一剑乍过千垒静,单车才入万家欢。


霞光北极飘清禁,斗色西台照画栏。

潋滟晴光一镜宽,汉宫罗绮画中看。


风摇翠盖凌波出,雾洗红妆映日寒。


太液池边香自绕,若耶溪上采应残。

峭壁层崖万仞开,离离松色隐崔嵬。


云排铁干苍龙舞,月满瑶枝白鹤来。


几夜秋涛翻客枕,半林寒影挂仙台。

白发携家傍五湖,红颜何意杳先徂。


一抔泪向延陵尽,十口心悬伯道孤。


种玉尚看回暮景,投珠那忍忆长途。

县势坡陀树老苍,山光明润客荒唐。


木兰多露不能湿,薝卜匪风还自香。


万事妇姑鸣好丑,百年翁仲领兴亡。

燧农以前疑传疑,理耶乱耶难尽知。


唐虞三代号极治,说着已是令人悲。


古来神器付有德,人心天命何容私。

朵颐常逐逐,观复自休休。


静昼青竹笋,深春黄栗留。


觉圆熏穟直,梦破茗华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