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泉声曲曲度江心,知是前山已化霖。


巫峡风烟天漠漠,巴渝歌舞晓阴阴。


春回䆉稏连村合,凉沁芭蕉到骨深。

人心尽处合天心,消得巴渝三日霖。


自信本来调水旱,却缘底事怨晴阴。


云封蜀道千山重,江到瞿塘万里深。

兼程计日竟何心,聊慰苍生久望霖。


叠叠溪山千里道,萧萧竹树万家阴。


闲看行蚁占迟蚤,试策新秧问浅深。

慰却三农渴望心,通宵沾润己成霖。


客盘鸟道清新暑,云护龙湫散远阴。


旸雨极知天意厚,节调空感国恩深。

甘棠实恐负初心,时雨何期更作霖。


行处万山惊簿暮,望中一片见浓阴。


飞扬岂为催诗急,飘洒终怜润物深。

蕴隆何虫虫?赫羲烧大地。
五行水干土,咎徵肥遗至。


青阳萌动时,野望莽枯萎。

风雨满空霏,总得江山妙。
洗出湖光镜似明,不受纤尘涴。


心事竟堪凭,天意真难料。

左谏声华日月边,故人身到九重天。


山中桂树今无恙,好赋淮南第二篇。

夜窗题诗风雨集,想得行人喜欲狂。


领取官河三尺水,连宵通闸放归航。

风伯且须戢头角,放出龙喙万丈长。


喙垂一尺雨一尺,得雨万丈成丰穰。

不用椎牛渎帝乡,精诚端可格穹苍。


举头忽见千山雨,默祷惟凭一瓣香。


已度南天三伏旱,未妨北牖午风凉。

老火擅炎夏,枯旱气欲然。


伤心早晚禾,注目高下田。


民穷舍耒耜,群起操戈鋋。

爱君凛凛有英风,刮目相看为改容。


榻解久悬延孺子,楼登百尺卧元龙。


货因缕积成良贾,学务深耕鄙惰农。

未饶风伯怒吹云,且为仙翁荐宝熏。
光夺钟山耕父室,令传古道阿香坟。
流膏泫泫沟塍溢,喜气酣酣曲糵醺。
赤龙推车出旸谷,欲将烛光烧却珊瑚屋。
黑龙奋怒起天池,欲倒海水浸却扶桑枝。
黔黎代为黑龙诉,帝命赤龙且回驭。
亢阳且久田将芜,三农老稚皆号呼。
帝德广运化工妙,天瓢一洒雨泽敷。
岂但炎蒸已尽濯,坐令枯槁能还苏。
飞龙利见。
前夜君王方锡宴。
今日相逢。
利珰凿地脉,名山不能云。
关市纷豺虎,戾气彻苍旻。
去年六月书不雨,迨今河汉飞红尘。
八月已无雨,冬来尚熯云。
硕苗含稿穗,遐土尽焦焚。
作旱疑凶寇,荒年岂大军。
一雨新众绿,草木知来苏。
荣滋欣满目,密筱连平芜。
负耒亲巡历,曲径行萦纡。
炎风驾京尘,久旱氛祲恶。
羲和鞭日车,光焰赫飞跃。
群生困熬暴,嘉谷坐焦灼。
望秋似即鹿,以旱同无虞。
忽殄蕴虫虫,屏翳腾龙鱼。
乃合霢霂雨,凉气吹髯须。
方召佐周宣,王师动以天。
式瞻灵雨降,恰在福星前。
杀气穷桑海,华滋润芋田。
天降时雨,亦既崇朝。
彼黍油油,秀色盈郊。
为尔百室,稽首玄霄。
湖山妩媚绿阴稠,谁向芸芸得趣幽。
半破榴花方恨晚,新来燕子未知秋。
去为吏隐虽吾愿,归得家山政自愁。
晴原夕照到孤庄,落木萧条堪断肠。
瓮底空留麦种在,河桥昨夜巳浮霜。
云叶纷纷雨脚匀,乱花柔草长精神。
雷车却碾前山过,不洒原头陌上尘。
六月阳初亢,三农否忽倾。
应祈由化力,蒙惠得欢声。
草木英华动,山川气象清。
五月炎歊化作霖,分明滴滴是黄金。
田禾预卜六分熟,河水新添一尺深。
和气已能周禹甸,至诚端自感汤林。
东南苦亢阳,吴越重罹厄。
流徙罄村墟,入夏地尚赤。
讵无沟中人,矧乃急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