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耳焦发秃四肢枯,年近非熊异壮图。


见识渐高诗□□,精神常好酒相扶。


地舆茂育元非有,天宇空虚不是无。

才喜晴明又雨阴,寻春未了早春深。


牡丹芍药□□□,寒食清明上冢心。


诗癖已应吟万首,酒狂何止费千金。

早从师读易乾元,晚乃微探性命源。


道在一前包宇宙,心无二处契羲轩。


行将死矣依先冢,即合归欤理故园。

谁言春雨散如丝,一月垂空似绠縻。


云去云来何日了,花开花落不曾知。


直愁排荡根荄尽,安用栽培桃李为。

小雨飞空十日馀,苔钱称意上阶除。


芒鞋不踏门前路,坐听呕哑过竹舆。

欲访溪山老,无如此雨何。


一春判弃置,十日断经过。


灯火相看放,莺花即渐多。

荒院已无趣,愁霖终不开。


檐声喧客语,屋漏逐人来。


桥报今朝断,墙闻昨夜摧。

中夏犹裌衣,泽国信殊候。


连阴不复开,似欲无晴昼。


涓涓檐间滴,駃駃渠中溜。

荒村处处闻流水,草阁时时自掩扉。


庭树叶深沙鸟宿,野藤花退蜜蜂稀。


只将书卷消长夏,更倚渔舟送落晖。

恨中秋、多雨及晴景,追赏且探先。
纵玉钩初上,冰轮未正,无奈婵娟。
饮客不来自酌,对影亦清妍。

闻道彤庭森宝仗,霜风逐雨驱云。
六龙扶辇下青冥。
香随鸾扇远,日射赭袍明。

湖上雨新晴,相将著屦行。


葛衣沾野色,纨扇引波声。


吟响鱼皆听,机忘鸟不惊。

拂拂春郊起绿烟,群农日日望丰年。


龙移海去遗天漏,蚓得泥深乐地穿。


忆酒有心吞俗价,伤春无语寄哀弦。

寒鸠劬劬屋上鸣,欲使此雨何时晴。


山中有客抱幽郁,日日起望东方明。


今朝晚霞发光焰,喜极再拜当西楹。

积雨向春阴,冥冥独院深。


已无花落地,空有竹藏禽。


檐溜声何暴,邻僧影亦沈。

微晴见月月仰瓦,城中水淹雨犹下。


郊园浃旬不一出,不畏冲泥畏没马。


苔藓自上匡氏壁,蓬蒿日深仲蔚舍。

岩岩蓬莱巅,赫赫昆仑墟。


上帝严紫垣,群仙亦深居。


高出云电外,俯视风雨除。

清渠彼涓流,通逵此夷坦。


风云瞬息间,江汉倏生眼。


渊源讵能问,浩荡颇可惮。

繁阴过五日,积雨迷九天。


衣冠亦泥涂,陵陆成深渊。


忘屦已乘橇,舍车始思船。

长至须臾二月来,朔云零雨未尝开。


阴藏昼景长绣线,寒夺阳和潜律灰。


宿翼困冰多后雁,暗香漂水惜残梅。

颇忆家居日,朝眠一事无。


迩来趋幕府,曙雨踏泥涂。


城郭飞鸣鹤,阶除戏浴凫。

江雨黄梅实,湖云起蛰龙。


寒生夜床簟,声绝暮山钟。


药裹添新粉,书编坼旧缝。

祇忆风回雪,俄惊地出雷。


沈阴连甲子,春事总归来。


湖水寒侵夜,江云去复回。

丧乱来来少睡眠。
□□□榻又留连。
那堪又下潇潇雨,可奈无秋薄薄田。

滴滴寒声搅夜眠。
行云似与楚山连。
百川到底终归海,一水元来不护田。

山月圆明照八方,只应云雨蔽清光。


拥衾独倚朱明坐,中夜蟾光已到床。

积雨喜初霁,湖山清更嘉。


船船渔晒网,岸岸稻烘芽。


水涨鱼虾乐,年凶道路嗟。

树隐云深黑,篱崩水乱流。


凌风快燕子,上壁定蜗牛。


老更怜儿病,人多为草忧。

十日风斜雨更横,一春能得几新晴。


便须蜡屐穿花去,莫惜障泥傍水行。


酒兴未妨随处发,诗狂剩判隔年程。

春云黯黯未成晴,落尽缃桃见紫荆。


薄宦驰驱双鬓改,流年荏苒寸心惊。


幽花映水浅深色,啼鸟穿林高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