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槐叶莺声两度春,笑言常恨独参辰。


相过便说幽居好,别后应多秀句新。


贺监湖边山作伴,若耶溪上月为邻。

准提高阁冷窗纱,犹有闲僧转法华。


旅榇艰难过庾岭,游魂消瘦似梅花。


高堂肠断趋庭鲤,古木巢空返哺鸦。

春江帆影挂斜晖,别泪曾沾病客衣。


万里燕台虚北望,千金骏骨竟南归。


才华梦笔名还在,功业凌云计已非。

宿业应难忏,禅宗试一参。


舄传飞阙北,人尚滞周南。


吾破三生界,方知七不堪。

久宦逢秋懒,多愁与病兼。


高斋闻捣药,半月食无盐。


忍负龙山会,因耽鹤萝恬。

三竿睡未足,四美又逢迎。


风曳冰轮薄,歌□碧浪轻。


登场试小演,掩袖转多情。

可怜花解语,结伴得重陪。


缓唱回风曲,徐传避暑杯。


火云笼竹径,香汗湿桃腮。

乱山残雪后,病骨尚能支。


乃祖思先泽,而师爱汝痴。


春寒青黛草,烟暖白云芝。

道衰知自贵,后死倍应难。


微尚因人僻,能言为汝欢。


隐甘三亩宅,贫忆半旬餐。

新安江见底,击楫兴如何。


日转双旌影,风传五裤歌。


名高翻借郡,道古拙催科。

王尊元直道,顾凯一狂生。


邂逅风波地,相看义气倾。


云消山自得,秋近水偏清。

一带晴林散晓鸦,山边理棹钓云沙。


有人策蹇春风里,应向溪头问酒家。

纺车补网住溪头,草木萧萧隐显秋。


贾客数声何处橹,水云应却羡渔舟。

爱此秋高风日清,纡回常作探山行。


俯看飞鸟有时下,怅望美人无限情。


沙净水根偏见石,树含谷口少闻莺。

几时不见张公子,风调才情正可人。


颇怪岁寒催短景,为君迟送一年春。

只办送迎酬过客,那知城市有闲人。


何须凤历看时令,才有花开便是春。

环中人所隘,方外我所敬。


世道无它涂,禅林有幽径。


烟崖寒自高,霜港晚逾静。

玉树郎君两白眉,照人英爽自儿时。


乃翁可笑太多事,绕舍春风千万枝。

斜窗短屋傍残晖,宴坐萧然老布衣。


枯淡生涯一枝足,世间惊鹊误南飞。

送客东城拥雾来,对炉先遣一尊开。


盘因待别留兼味,诗为陶情且共裁。


庭竹未青寒尚在,江波初绿暖将回。

新雪满长安,东城特地寒。


少须开赏券,未敢立诗坛。


冻蚁先浮盏,河鲂亦上盘。

我行徐济间,望望三日程。


波涛杂风雨,满耳皆秋声。


吾宗幸多贤,足慰千里情。

随銮复入殿东门,浅薄将何答异恩。


去国不知三载过,传家犹幸一经存。


圣颜屡顾惊华发,尚食仍饕醉绿尊。

爱客幽僧开竹房,春来偏称举离觞。


东风立马情如海,南雪欺人鬓欲霜。


关树萧疏家在望,江梅零落路生香。

何妨少日不能容,讵玷山公启事中。


庭下秋风收不得,欲雕琼树未听从。

悦己曾增巧笑容,舞鸾归歇鉴花中。


人间遇乐便作乐,何用行军问所从。

曲巷无人至,幽居觉日长。


数声猜旧燕,一缕惜残香。


着雨花枝困,攲风柳带忙。

高台千尺俯江干,达观宁论眼界宽。


但见青山围远水,不知何处是长安。

戴氏山头一席平,集仙椽笔写台名。


长江自与天为镜,不用风云变晦明。

三载久相依,看看叹别离。


可堪江雨隔,空对野梅悲。


息迹无人问,因禅与物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