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少年何尝屈此膝,自料一生能几屐。


谁知腊月雪蔽空,三日衡门断人迹。


心知无事止坐诗,天解穷人无乃力。

丰隆欲鞭车,风伯不借便。


我欲讼风伯,云意亦复变。


帝命谁敢迟,民事那可缓。

郑侯好客如郑庄,客常满座酒满觞。
春来洛城被花恼,千金一醉姚家黄。


殷勤置酒急招唤,更来古寺窥红妆。

黄耳书来得近诗,楚骚宁复为秋悲。


会令好句能传信,更有何方可乐饥。


岩壑树高元是桂,阶庭人秀尽成芝。

南来冲雨著征衣,山下黄梅正熟时。


老大相逢真是梦,寒温以外只谈诗。


乐丞游宦聊因酒,陶令弦歌政坐饥。

先生有亭宜四时,乃使寓安名似宜。


寓安口诺心未肯,更欲老翁聊决疑。


老翁百事尽称好,一生和罗常作椎。

人生丘壑意,往往老未决。


煌煌金朱人,何尝树风烈。


转战作蛮触,肝胆殊楚越。

雨后斜阳乱森木,湖上山青河水绿。


将军一色种桃花,锦帐红丝裹山谷。


人生莫爱归田园,结庐人境无人喧。

少小从舞雩,鼓瑟常屡希。


结发事坟典,愿言探玄微。


钟鸣漏忽尽,残星独晖晖。

满城风雨近重阳,寂寂寥寥破草堂。


彭泽花枝待晴把,云安曲米带生尝。


梳头发应吾年白,润屋金从别姓黄。

一出芦沟迹渐遥,当年从此上云霄。


重来恰是回头路,欲去还同拗项桥。


敢以身微忘恋阙,或凭政最更登朝。

去岁寻山有旧题,重来似与故人期。


回峦俯仰如迎客,流水喧鸣拟索诗。


岭路依危通鸟过,吾身趁健白云随。

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孤云秀壁共崔嵬,倚壁看云足懒回。


睡眼剩潮寒绿洗,醉头强为好峰抬。


山僧煮茗留宽坐,寺板题名卜再来。

老仆倦日长,羸马困道远。


东行数日间,尚欲一再款。


我能喻子意,子亦识我懒。

山庄图画,锦囊吟咏,胸中丘壑。
年少日、如虹豪气,吐凤词华浑忘却。
便袖手、向岩前溪畔,种满烟梢雾箨。

六幕垂同冻不埃,舞霙呼我燕窗开。


已从衣上霏微见,未肯檐前汗漫来。


就砌拾看呵指笋,隔帘迎数斗妆梅。

得谢荷休泽,消摇在岩阿。


结庐庇风雨,樊圃搴藤萝。


塞坐古人书,日夕犹咏歌。

撰辰晓出凤城垣,烟市灯棚景物繁。


甲午今年新甲子,春舆此日驻春园。


璇霄瑞气霏银粟,姬室徽音奉寿萱。

遥求勾漏寻灵饵,却背仙坛访上元。


初服偶然抛竹箨,融情一倍感芳荃。


云畦过雨怀红药,春泛消愁畏绿尊。

本是麒麟带好儿,再传更见渥洼姿。


待储邺驾书千卷,合付桐城笔一枝。


啼数声洪识英器,髫垂瓠覆入新诗。

年来心绪等寒冰,虚负君家酒似渑。


广席盍簪仍选客,伊蒲设馔胜斋僧。


非时过涉宁逃咎,入坎艰贞愧未能。

忆昔居连日下坊,秋来佳色满书堂。


看花倦眼非初日,采葛羁臣已十霜。


不分恩光移上苑,却添诗事作重阳。

短瓢亲浥爱澄澄,巨瓮行担笑未胜。


试茗安能妨夜睡,倾瓶聊可漱晨兴。


松风一往萦残梦,石磴何时坐并肱。

苦心不惜麝成尘,别久感馀薰。
横机漫试东坡老,正何妨、衰相天身。
密课温燖药裹,行窝安稳吟魂。

巴西夫子邓学士,文彩珊珊玉佩琚。


天上已无金马诏,人间空有白鹅书。


云窗春透松花湿,月殿秋高桂影疏。

芭蕉细雨潇潇,雨声断续砧声逗。
凭栏极目,平林如画,云低晚岫。
初起金风,乍零玉露,薄寒轻透。

井梧几树凉飘,满庭景色仍如旧。
啼鸦数点,斜阳一缕,挂残疏柳。
有恨林花,无情衰草,风吹重又。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噫嘻乎儒生读书不识羞。
动夸虎头燕颔径取万户侯。


万户侯耳岂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