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愁见萸囊系臂辰,萧寥孤抱与谁亲。


中央周角无净土,北斗以南还几人。


积惨暂欢求岂得,枯鳞相呴迹俱陈。

当时岂意无来岁,刻意周旋到不才。


倍惜流光酬令节,强携衰病揽高台。


卧闻寒蟀凄凄语,仰数昏鸦一一回。

忆宿西山最上重,琳宫高下占诸峰。


锒铛夜度台廊迥,荦确晨披草木浓。


殿裹乌云犹耸日,松翻急雨未全龙。

高处不知年,纵横万象前。


惟琴分片席,与鹤共青天。


煨芋留深火,烹茶汲远泉。

远别长于死,其如未死何。


泪酬先友尽,恨比古人多。


佛地惟甘忍,虫天剩苦哦。

江湖秋日暮,远客若为情。


宿舸沙边缆,征鸿云外声。


星河摇倒景,鼓角起江城。

重湖望不极,秋色蔼残阳。


洲渚云沙白,菰蒲霜叶黄。


飞帆适沅澧,回雁过潇湘。

濯足洞庭波,秋高翠增岳。


美人渺何在,使我怀抱恶。


悠悠江湖深,坐阻关山邈。

湖光如镜平,风雨一摇荡。


蜿蜒舞翠蛟,汹涌叠银浪。


帆樯走阵马,势出霄汉上。

西风木叶脱,洞庭水层波。


蘋芷满洲渚,有怀忧思多。


眇眇帝子愁,欲降山之阿。

江湖渺无涯,怅然怀震泽。

地分吴楚远,天共云水白。

鲈鱼正堪脍,蟹螯亦可擘。

此身堕江湖,恍若在清梦。


梦中亦何为,思古亦长恸。


心驰关塞远,目与飞鸿送。

秋色到极浦,层空霭行云。


长剑抚玉珥,欲降云中君。


桂旗澹偃蹇,风驭何缤纷。

地枕江湖阔,秋来多郁蒸。


山城少见日,雾雨长冥冥。


今夕定何夕,月华风露清。

登楼窥洞庭,沧波渺无际。


波间起飞龙,惨澹带云气。


云雷倏变灭,天水共澄霁。

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


又是江南离别处,寒烟吹雁不成行。

谁肯低头老孟郊,譬之草木等荃茅。


倚松人好传闻久,采蕨山深梦寐劳。


飞兔妙摛青玉案,胎仙重脱紫云胞。

闻道中兴帅,今除第一流。


犬牙聊制敌,猿臂即封侯。


把酒逢元亮,哦诗得子猷。

东越更新组,南阳别旧庐。


中原犹铁马,远使只铜鱼。


荒俗宜深问,遗蛮勿重锄。

方隅谋帅重,帝岂贾生疏。


绝域须高枕,中朝辍引裾。


边城雄鼓角,幕府省文书。

刺虎屠龙古有名,事于难处迭相矜。


要知真宰争功意,困得英雄始是能。

芳颜淑景思漫漫,南国何人更倚阑。


已借铅华催曙色,更裁红碧助春盘。


早梅半面留残腊,新柳全身耐晓寒。

从来重士还相重,到底轻人却自轻。


醴废翻然便归去,至今高尚穆先生。

学士既归夫子道,吾儒宜识仲尼心。


当年删出诗三百,时复弦歌不废琴。

烛花瘦。
问夜吟诗肩,清寒支否。
殢剪镫帘幕,浇愁但偎酒。

谢堂倦客,唤酒醒西风,梦老吴皋。
烟草横塘,玉梅妆榭,词仙去住无聊。
赋情紫箫。

花逢暮境已侵寻,庭值狂风不可禁。


已卷残红随日脚,更吹嫩柳到眉心。


明朝藉地犹堪醉,小雨笼晴未作阴。

新词蔼蔼吐春云,清似金炉百和焚。


白雪固宜招吠犬,真雷岂比聚飞蚊。


陶潜赋就归何处,李白诗成思不群。

雪后西郊物外清,官闲乘兴此闲行。


出门疏树无尘色,入内流渠带野声。


近腊酒醪香更酽,得风弓箭力还生。

高楼日日望元龙,禾黍离离闵故宫。


两地谩看千里月,五湖能借半帆风。


囊锥颖脱何难出,名纸毛生未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