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文章方伯早悬车,喜挹清风步二疏。


好水好山供大隐,非村非郭足幽居。


一缸绿蚁新醅酒,万轴牙签旧赐书。

清华老山人,三子读书者。


操笔起云烟,何曾识戎马。


父昔守韶州,被谪西凉戍。

去岁披云自访寻,交加绿玉已成林。


肯随春圃群芳老,喜对秋庭数亩阴。


巴峡卢峰声淅沥,渭川斜谷气萧森。

二十年来共短檠,相亲不减友于情。


风高鹗版曾双中,海阔鹏抟不计程。


宣力棘围新扁额,题诗梨岭旧家声。

溪柳样晴丝,明媚西郊路。
谁蜡阮公屐,往随灵运步。
奚囊一肩诗,烟翠千山树。
乡翁初识面,独往定何如。
客舍风霜急,权门韦布疏。
北书应有犬,南食尚无鱼。
双头莲萼世希见,况是三头相并开。
老我迂疏知偶尔,广人惊喜说奇哉。
皇威震曜清夷夏,和气薰蒸被草莱。
去城不隔五七里,云窦谁镵能怪奇。
石屋尽头天罅坼,林柯缺处日光垂。
山禽上下有馀乐,仙鼠往来无倦时。
西南万里地,诏属大行台。
秦树浮天去,巴江带雪来。
山河无用险,邦国正须才。
青山如龙行且伏,渴欲饮海海不足。
轻衫短屩小筇枝,独上龙头叩龙腹。
龙腹空洞声豅豅,岂有神仓闭神粟。
京城西北地多幽,依约江南九月秋。
湖岸草枯霜欲下,野田水落稻初收。
乡心无奈还随雁,机事相缠独愧鸥。
此地何年罢战争,春风犹锁九连城。
辽东老鹤归来晚,四野无人草自生。
几日同歌弹短铗,一朝话别倚孤蓬。
衣冠南海声名重,裘马西州闻望隆。
象群春明花菡萏,雁峰云净月玲珑。
巍巍宫庙涧之西,松桧萧森夹殿齐。
白屋衣冠存伏腊,青云步武见阶梯。
江湖夜月寒惊棹,桃李春阴雨满蹊。
闻道山人庐阜去,远从西蜀陟崔嵬。
舟行五月瞿唐险,天入三巴鸟道回。
兰若清猿闻苦竹,袈裟细雨忆黄梅。
霜风十月长安道,健鹘凌空净羽毛。
地控函关西极重,星联执法太微高。
铸金古鼎奸先伏,发刃新硎用欲韬。
雉观银河近,天清鼓角空。
女墙秋色外,仙掌月华中。
双阙当关树,高城绕汉宫。
言寻八桂国,忽别五仙城。
惨淡词人色,踟蹰旅客情。
苍梧云渺渺,帝子泪盈盈。
无限离情酒重倾,送君长啸暮云平。
巍峨再见新明阙,带砺犹然旧汉城。
幕府风清初握箸,将星云净正当营。
芳草织前溪。
去路迷。
丝丝柳,难系片帆西。
故国山川真可老,十年尘土负归期。
而今更笑申夫子,似我平生费梦思。
王维买宅先成画,申子寻山亦载图。
它日真能营小筑,此山佳处着侬无。
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万古罕人知。
只今烟水平轩槛,触目无非是孝慈。
阡陌纵横尚宛然,知他耕耨是何年。
果然绝粒轻能举,底事仙人亦有田。
自傍青牛种早粳,炊来玉屑满盆香。
休论服日餐霞事,只此延年第一方。
紫锦囊缄五岳形,白书黑纸秘黄庭。
何如琴几焚香坐,细读包牺一卷经。
晚菘早韭各随时,霜薤青青间露葵。
甘脆自堪供小摘,不须他觅养神芝。
桑竹森森绕屋边,美池清泚浸良田。
桃源只在桃溪上,不信壶中别有天。
秋池清晓濯玄云,鸲眼辉涵紫玉文。
细字黄庭应写就,莫将容易博鹅群。
有时山洞拾荆薪,应遇真仙对弈春。
多少胸中高著处,尽教饶尽世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