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抚序权居北,占星壁在东。


斯干歌翰苑,于乐鬯儒风。


改殿当年异,登瀛此日同。

遗芳重见廿年迟,凄冷心情只自知。


未惜命酬倾国色,应怜才尽送春诗。


池经凝碧仍弦管,殿入披香乱絮丝。

西山只作伤心碧,野寺遗开照殿红。


谁识花前旧年少,愁看鬓底百春风。


诸天帝释终为漏,一念冤亲未易空。

秃节渔阳去不还,当时无梦更朝天。


莫惊容鬓如苏武,若个能禁十九年。

嗟君年十五,肉作返生香。


伯父恩难报,仙人药不良。


血花红在臂,刀口冷含霜。

姑射乘龙。
与少皞行秋,佳气葱葱。
九重天上,万岁声中。

长春殿古生荆荟,犹有前朝遗物在。


锦囊珍重出玄圭,双虬刻作蜿蜒态。


枯皮剥制弄几刓,断玦精坚磨不杀。

片帆当日溯湘波。
春光媚绮罗。
一鞭今日再经过。

洪武九年春,仪台宝历新。


远从乌府送,如见凤图陈。


万国同正朔,千官仰北辰。

海棠枝上日,依旧照窗明。


文会惊犹在,重来咏转清。


林庐记经始,花径已栽成。

冠盖追随出练江,山花盈路酒盈缸。


早归肯负王孙草,迟去终怀父母邦。


暂补一番鳌禁直,愁听三叠渭城腔。

茅檐北向拜丹枫,香案炉烟篆晓风。
礼毕凭高一瞻仰,帝都遥在五云中。
三门四种帙翩翩,百万争雄巧斗先。
鏖战有文空没意,半枝无贯实堪怜。
年过老大非三十,事历艰难苦万千。
才疏学浅溯生平,捧读训词不胜惊。
愧我无才难复命,聊吟巴曲当辞呈。
勉执教鞭数十年,朝吟夕诵被牵连。
况今岁已周花甲,自问犹难种砚田。
尔家门巷自清幽,新辟轩窗许客留。
北望居庸天咫尺,白云红树倚高秋。
当关龙虎拥层台,此地年年翠辇回。
八月千官瞻候日,旧陪词馆小臣来。
职币司存九府间,流行如水积如山。
鹿皮荐璧侯王入,蚨血涂钱子母还。
盛世理财元有道,小臣蒙赐独何颜。
小步騧骝细织帴,群僚拜赐赤墀前。
玉门关外年年贡,金水桥边一一牵。
周制天闲元十二,卫诗騋牝亦三千。
桑麻精祷思冥冥,一片丹衷彻帝听。
岩瀑高悬河汉白,山田深没水云青。
芸窗浥润通书帙,燕寝生凉透石屏。
天泽从今大有年,山花野草亦欣然。
馨香始信神灵格,歌咏咸夸郡府贤。
谷粟豪家须落价,鱼虾近市不论钱。
瑶阙欣闻帝宠嘉,滂沱甘雨遍天涯。
溪流渺渺来千里,云气重重冷万家。
尽使丰年多黍稌,也从七月咏禾麻。
霖雨苍生素有怀,天心昭格众心谐。
虚檐坐使翻银竹,广亩同看长翠荄。
云暗蛟龙归远海,水高鱼鳖上长街。
先生作画如作书,写松如貌山泽臞。
胸蟠奇崛出简质,游趼所至时追摹。
寸缣尺素世争宝,此本埋照沦乡闾。
平生三毛尔,鬓发眉与须。
奈何忽霜雪,星星欲无馀。
手中木上座,枯槁正类渠。
耿耿忧难歇,秋风弥自怜。
云深疲去雁,露冷咽鸣蝉。
薄命贫仍病,疏心悔更愆。
叶落青梧玉露生,可堪仙吏曳裾行。
百年多事伤心泪,半夜孤舟独语情。
华发只因劳抚字,壮猷何以报承明。
劳苦天涯只自知,周南留滞岂胜悲。
八千里外神君垒,咫尺碑中幼妇辞。
去国勿惭成子母,归家犹幸引孙儿。
两袖翩翩拂海烟,清风曾达圣人前。
时逢庚癸无歌雁,政减征求有翼蝉。
奏牍忽当投杼事,束装还欠买舟钱。
张郎贻我砖一枚,乃自官奴城下来。
纪元太康纪年九,断纹斑剥如云雷。
典午寰区才混一,铜驼转盼薶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