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共携短策与长镵,采得茱萸手自缄。


山路细通多宝塔,秋风先到七斤衫。


蝉声断续吟红叶,鹤语差池下碧杉。

重来不是旧刘郎,篱菊都从病里黄。


小院入愁双杵外,故乡归梦一灯傍。


诗家供给山当户,客鬓侵陵树着霜。

凌云气节鬓惊秋,书剑荒寒事远游。


万里岚光乘马背,一川红叶上鳌头。


西风不管参军帽,绝塞空凋季子裘。

征车晓夕似行云,野色峰容近远醺。


出郭何心初一啸,兴怀随地入孤闻。


岂将词赋销长日,正想咨诹答圣君。

满目幽花蔽绿萝,空馀雪鬓影清波。


只怜孟帽因风落,长使陶樽负菊多。


千涧甫从浔水合,重阳已向客舟过。

一室萧然秋在中,碧溪流水醮篱东。


佩萸泛菊追清事,戏马游龙止霸风。


只有文心从露白,任教庭叶赴霜红。

明室孤臣抱苦忠,十年逋播此微躬。


苞桑无地堪休否,歌麦何人许共同。


稽古漫留洪范在,生今那得哻冠终。

细雨催秋秋欲破,黄花入梦难轻过。


在水苍蒹日系思,满庭霜叶时相播。


群飞刺天尔何物,劲翮横霄馀一个。

三伏劳劳手万篇,出门西望正潇然。


泬寥野色诸峰外,清浅秋光一水边。


树石陵临来素影,雨云停蓄下轻烟。

独顶孤峰柱海门,功归造化轴归坤。


六牛四女互经纬,东渤南溟共柢根。


禨祲遥占城市色,盈虚频见汐潮痕。

去天三百似依稀,云构中霄始合围。


真气盘空龙象喜,文光首出斗牛依。


烟峰下上随登降,倒景苍茫在指挥。

双溪奔注百川随,一砥中流倩客龟。


灵杰真关人地力,经营合借鬼神为。


千年自我增孤耸,八代如韩起溺衰。

高标今始出层穹,十载观成见有终。


流峙分形归系干,云霄一气表空蒙。


凭虚欲御飞纶囷,入远多佳起郁葱。

名节寻名山,四美兼二难。


不知循去步,已历翠微间。


独立在物表,高视乎尘寰。

泉山一方高,其高能几何。


不能千尺耳,罗浮之丘阿。


罗浮自海岸,万丈突巍峨。

采采篱内花,少间复耻独。


采之欲何为,幽香难入俗。


吾衰虑芳歇,岁晏日不足。

朱明与青霞,相比为近僯。


虾蟆嘘其气,两洞生晴云。


青霞朱明后,朱明青霞前。

东林寺傍看月眠,月光水色浑同天。


此时好景说不得,不是吾心未发前。

九日泉山登翠微,三茅旁望咏风归。


千寻流上三挥洗,万仞峰头一振衣。

曾听吴姬压酒槽,江南八月熟葡萄。


川翁走送情非浅,木老由来兴本高。


响戛青云非我句,愁随黄菊泛谁醪。

云液珊珊落夜槽,郁金香动更葡萄。


樽前南海心同远,脚底云龙步欲高。


古今醉眼还醒眼,贤圣清醪定浊醪。

独坐东篱叹无酒,种秫西畴谩盈亩。


菊花丛畔来白衣,桑落杯中付馋口。


汝南风俗有故事,龙山宴集多佳友。

鄂渚逢重九,登高客魂黯。


白菊泛壶觞,青山满栏槛。


诗随眼界添,酒逐年华减。

中秋对明月,九日逢黄花。


节物岂不好,而况身在家。


樽酒醵邻里,盘餐饤鱼虾。

忆昔从师学弦诵,年与贾生相伯仲。


九日登高鹿岩脊,感物题诗笔初弄。


旧游回首半零落,三十六年真一梦。

长记去年今日好,门外秋香喷沉脑。


弟兄邻里同登高,把菊行觞乐非少。


山殽海错乡味佳,银瓶索酒不用赊。

我似杨雄贫嗜酒,笔作耕犁纸为亩。


辛勤耕植三十年,往往糟醨罕濡口。


今年九日瓮盎空,谁馔先生荷诸友。

前日重阳日,与客同登玩。


有酒无菊花,把杯一长叹。


良辰苦易失,十月今又半。

泉山好处稍延福,白发禅僧去复回。


且与晋松为隐侣,莫同英石便飞来。

一杯未吸瓮头春,三叠聊攲雨裛尘。


不用遽兴风伯讼,弘羊真是可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