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新将给事换前衔,班被真除法从搀。


道是紧头人不信,回看压得两绯衫。

黄伞中间一点红,绣云卤簿海棠风。


钧容声出云霄外,马上谁怜有老聋。

未放梅梢一个春,枇杷花已玉嶙峋。


霜靴带取苔痕去,应被孤猿野鹤嗔。

老无擘画笑柴桑,两眼惺惺菊自黄。


渠更笑人无菊把,拒霜相对过重阳。

黑风吹雨出长安,破帽骚骚怯暮寒。


不得之乎成一事,却因而已失三官。


人心天理推详易,世路交情点检难。

人生欲满十分难,得七分安便是安。


鸟信天公终不死,□于云路本来宽。


须知老眼今如古,肯徇时情暖换寒。

八十二年真过分,两三闲屋漫偷安。


家人病退药方熟,儿子归来酒量宽。


只把诗书供日用,不知宇宙有风寒。

老境何须更问年,得须臾活便翛然。


平生交际无金谷,穷健中闲自葛天。


终日闭门知拙味,有时放杖信嬉缘。

平生朋友乐,鱼泳雁飞翔。


如今不复昔,往往深退藏。


安得无言心,相照松柏霜。

世多多才翁,谁识识字农。


可人忽来思,劳苦意稠重。


时危幸未死,尊酒得相从。

履险须顿足,逢躁须戒吻。


况今为何时,正恐无地隐。


柴门倘可闭,即与桃源近。

吾发白且老,面目又尘土。


流落如秋娘,无复画眉妒。


徒怀万里心,夜梦良劳苦。

年年好时节,雪月花与风。


谁知百年内,忧乐元不同。


方其少壮日,日日醉梦中。

迩来三五年,处处罹过兵。


谁能宴龙山,无复游彭城。


今兹九日至,正尔百感生。

畏景日以长,正气日以短。


过者何憧憧,寂寂笑衰懒。


浮云有聚散,明月有虚满。

广莫亭前秋气清,招邀酒伴走庖兵。


悠然谁解知真意,乐只应须在太平。


直到上峰饶独步,尽收下界入双明。

修茂堂中九日杯,今年无复寿兄来。


把萸空感同看会,插菊难教一笑开。


不使犬鸡当厄去,却闻鸿雁送声哀。

君家脉寿张,文气雄一乡。


顾我不自武,穷于冻履常。


异盼独见嗜,古道无炎凉。

有客相过风雨秋,唾飞珠玉胜珍羞。


但知女似谢道蕴,不道吾为马少游。

翻海谁能实漏卮,世情分数逐时支。


三年两满何须计,父子初心要自知。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秋风作霜枫叶丹,扁舟未发龙山湾。


山头窣堵半天出,十年笑我几往还。


今年结束值重九,爱此山水照高寒。

茱萸满把半青红,强拟登临少客同。


碧树池塘秋色里,黄花时节雨声中。


官闲觅句能消日,酒薄看山尚怯风。

湖山秋尽作幽期,未觉浮舟菡萏衰。


怯酒自怜多病后,强歌还忆少年时。


平芜半绿烟犹接,好菊微黄雨更宜。

老大相望寄一州,故人鄙我倦追游。


应知命驾无千里,惆怅山堂暮雨秋。

平生爱酒陶元亮,曾绕东篱望白衣。


底事秋来犹止酒,重阳须插菊花归。

不惜黄花插满头,花应却为老人羞。
年年九日常拚醉,处处登高莫浪愁。


酬美景,驻清秋,绿橙香嫩酒初浮。

祭筵跪拜膝难抬,连岁何曾上冢来。


老子七旬看又过,幻身多病复相催。


人间愿弃姑云耳,地下从游亦壮哉。

祭筵跪秆膝难抬,连岁何曾上家来。


老子七旬看又过,幼身多病复相催。


人间顾弃姑云耳,地下从游亦阗哉。

夜漫漫,尘冥冥。
大车道上槛槛声,三十馀里天未明。


一轩一轾不得宁,倚坐兀兀摇心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