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是幽人亦赏花,花枝经雨迸篱斜。


官贫贳酒常施债,才窘耽诗不到家。


三径也曾来梦里,四年忘却滞天涯。

篱畔秋容不改常,年年今日是重阳。


黄花晚节可人意,白发天涯深酒觞。


几片落霞随鹜尽,数声鸣鹤入云长。

筑堤不拟长安沙,鸣鼓已放西曹衙。


夜游泾南鹤城北,随处幅巾宜看花。


花林高下映丛冢,池台旧属淇水家。

前年重阳燕城南,去年重阳小山前。
今年重阳西郭下,青山碧树开芳筵。


前年坐客黄与李,去年去作南曹吏。

丛木回冈费讨寻,鹤泾回望九皋深。


洛阳游子归何日,碧草春风岁岁心。

又向东村访佛祠,衰容数被野鸥窥。


不须更答三人问,沂水风雩竟阿谁。

漫说新庄类午桥,几年风雨困飘摇。


扁舟此日堪乘兴,来逐归潮去上潮。

二陆亭台昔未荒,几番重九插萸房。


无人可论当年事,又说江湖与庙堂。

五亩园池六尺垣,清溪一曲正当门。


鹤雏牛犊皆诗料,剩有美谈留子孙。

平泉何处李家庄,茅屋疏篱也夕阳。


三径就荒吾不恨,红糕绿醑满田香。

蓟北江东路几千,万重心事别三年。


官程算得无多日,莫为渊明靳酒钱。

东园楼外复东楼,回首园亭满目秋。


黄菊紫萸今日会,曲街委巷少年游。


时移物运谁能挽,地夐天高直耐愁。

城阙秋风木叶飞,西山落日翠烟微。


园亭到处花自好,鸿雁来时客未归。


短发有情怜破帽,长绳无计挽斜晖。

小酌无劳折简催,自分花饵饤玫瑰。


只应免得渊明笑,两岁重阳不举杯。

先生七十五春秋,始抱兰枝第一筹。


来晚恰符园果谶,名成须著锦标头。


家书便合添千卷,身世真堪老一丘。

北野先生初八十,南山胜会恰三人。


桑榆并照林间影,松柏争看雪后身。


剩有风神飞藻翰,绝无尘土上冠巾。

白牛溪上负苓翁,华发萧然碧两瞳。


坐拥诗书忘永日,醉吟花柳又东风。


王侯宅第烟霄外,泉石交游梦想中。

柏台春半气犹寒,柱史新除旧姓桓。


列岳望风奸吏竦,清尊对雨故交欢。


词华此会真三绝,邻曲何因忝二难。

白云观西红叶堆,重阳有约携尊罍。


游人不出看白雨,老僧闭户生青苔。


乾坤此景复几尔,造化于物何廉哉。

经岁团圞泪未收,菊花重惹一番愁。


来将白纸寻黄土,去挟新篇返旧丘。


太乙峰头频怅望,姑苏台上莫淹留。

垂死经今又十秋,莫嫌齿落雪盈头。


三张纸寄长榆塞,万里云封大石楼。


父子枉劳沙畔冷,身名真愧世间浮。

阴云低压殿西头,僧老黄花对面愁。


九日尽抛前代泪,十年深负旧山秋。


系囊岂解消群厄,吹帽谁堪忆胜游。

腊月九日夜,明星犹历历。


须臾布稠云,青天无间隙。


掩户拥敝裘,孤心守岑寂。

篱边不见菊花开,门外时闻慧远来。


万里风沙愁黯黯,相携莫上望乡台。

年年九日怯登台,此日登台眼独开。


瞬息塞尘吹欲尽,无人知自大江来。

定是寒僧独扣扉,书声犹共雪花飞。


市中来往空如织,就里无人是白衣。

戏马台荒塞雁杳,珠宫罩却烟霭。
市上吹箫,垆头击筑,旧日酒徒谁在。
朝衫典却,只馀双鬓西风外。

眼前好景重阳节,羸马难寻郭隗台。


碣石晴云宫树迥,燕山积翠凤城开。


深杯坐惜持螯会,短发羞称献赋才。

停桡信宿楚江边,叹息重阳景候迁。


半绽黄花犹待雨,连天秋水竟如烟。


悲风落日愁歧路,醴酒红萸忆辋川。

秋风杨柳叶梳黄,冷露无心菊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