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自别番江夜,还移楚水春。


寄声何草草,流诲已谆谆。


世路文章贵,人生手足亲。

后生戒轻侮,初学慎嬉游。


亲膝今霜鬓,家风祇布裘。


诗书起门户,文字取公侯。

尘土千乡阔,风波一宦微。


云中鸿雁去,原上鹡鸰飞。


终日青楼望,何时画鹢归。

腊雪催寒尽,春风送暖微。


浪为青绶系,愁望白云飞。


尘事朝朝在,乡心夜夜归。

此邦幸小稔,窃禄似有缘。


出门见流民,令我心恻然。


十十复五五,乞食相后先。

轩昂仙侣,风度似吾侪。
凡鸟辈,虽累百,总与台。
敢偕偕。

田园卖尽及儿孙,少壮流移老病存。


一段升平好图画,人间惟欠郑监门。

陵坡野菜绿如铺,肤受方期宥老榆。


菜少人多挑已尽,有榆从此尽无肤。

涨潦留泥粪稻畦,石渠分水灌麻池。


醉翁社散忘归路,行过柴门尚不知。

浦外青山浪作堆,淡云将雨送秋来。


停舟荻岸西风里,闲爱野花无数开。

昂昂林边鹤,何事不天飞。


徘徊方塘面,独啄青苔衣。


得非恋其傍,修竹垂芳菲。

唐人作诗先作联,一联一句名几年。


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千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

醉人驰骤紫叱拨,游女摇曳双秋千。


争笑书生常蹙頞,不关名利谩华颠。

杨柳萧条花树稀,风光毕竟属春时。


更过几日来相赏,杜宇声催绿满枝。

晓携儿侄拜先垄,常恐重来径路迷。


马上举鞭频指示,石碑东畔绿杨西。

故都空有废残城,天历人家学避兵。


今日街衢却依旧,栅门全毁堑填平。

贵人池沼多鱼鳖,好佛经年不杀生。


恶少家奴苦相负,时时钩擉恣煎烹。

停骖惆怅圣安寺,旧时轮奂想翚飞。


前朝已落王承福,后堂空祀李宸妃。

柳村南路百泉涌,陷车踬马沮洳深。


茕茕一僧力负土,治道不成徒苦心。

南城宦家有孤儿,华裾宝马日遨嬉。


群奴豪酗卖丘木,身在醉乡犹未知。

北城繁华拨不开,南城尽是废池台。


看花君子颇解事,不笑南城似冷灰。

街头父老发垂肩,拄杖支颐话可怜。


粔籹不甜寒具小,风光那似十年前。

钟鼎山林易地难,丈夫出处正相关。


绣鞍大马都门道,却忆西楼看碧山。

蒹葭已自见秋容,何事舟横浅水中。


滞橹停摇频问雨,破帆斜挂懒呼风。


波间试水喧艄子,篷下铺蓑睡柁公。

千百饥民走渡河,为闻齐鲁麦苗多。


不知亦被连年旱,了却公私有几何。

携手竹篱茅舍。
蓦地玉梅妆榭。
矜素靥,酌流霞,一笑好春无价。

死城陷阵已长休,捍虏鸠民亦漫忧。


局外闲人倚江立,全躯保室信良谋。

金缯啖虏已无谋,况恃空言废内修。


师卦在中惟九二,曾闻帷幄授成筹。

一从轻弃五边州,所恃藩篱仅武休。


又谓武休无足恃,并捐洋汉守金牛。

闻说奔军闯阆州,馀州民溃去如流。


亲曾见虎诚堪怖,只为狐惊亦可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