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自昔桂阳名此山,登楼恍若见林端。
山中固有诛茅地,却许吾人背面看。

旧简拂尘看,鸣琴候月弹。

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城东宝坊金翠重,道人修惠剪蒿蓬。


一瓶一钵三十年,琼榱碧瓦上秋空。


稻田磨衲拥黄发,更筑书阁诸天中。

抛官归隐七经年,睡杀山云笑杀天。


剩雨残风黄帽底,颠诗中酒白鸥前。


少年行路今已矣,厚禄故人书寂然。

卧雪先生冰雪胸,小迂星履领元戎。


草堂衣钵风骚将,花屋笙箫造化工。


杜宇催归波正绿,海棠不睡烛斜红。

西楼谁与共闲居,茂树婆娑清昼馀。

大隐只今同一壑,行吟非昔似三闾。

揣摩心事惟黄卷,料理家传亦素书。

朱栏碧瓦照山隈,竹简牙签次第开。


读破文章随意得,学成富贵逼身来。


诗书教子真田宅,金玉传家定粪灰。

瘦却剩烟,娇偏宜雨。
傍窥宋墙阴,目断初遇。
别是幽情脂粉外,那得红丝轻许。

不因居佛里,无事得相逢。


名重朝端望,身高俗外踪。


机闲看净水,境寂听疏钟。

迟贤心置阁,高意此郊居。


古径行春早,新窗见月初。


放歌还倚瑟,讲道亦观书。

对雪同谁语,登楼似欲仙。


人家修月户,丈室散花天。


山拥钩帘外,江横隐几前。

太素有元精,凝为三芙蓉。


美人日揽撷,彩翠餐无穷。


白发临玉颜,岂敢从飞蓬。

阁外凉风得凭栏,阴晴相望一城间。


过云快雨喷浓墨,收水长虹堕缺环。


斜直楼台经洒濯,空无燕雀自飞还。

盛德灵谋协,元符宝字披。


真宫肇高阁,精意感鸿禧。


晓箭传初刻,朝阳吐半规。

床敷第一峰,峰头更高阁。


超然出尘寰,何用不寥廓。


万有声臭无,中夜神明跃。

黄龙溪上祥云覆,紫帽山头瑞气蒙。


俗眼惊传佛光现,不知宸翰在山中。

雾重月无色,夜来寒有情。


墙根馀宿莽,木末弄初晴。


去岁那知有,新冬得此生。

仙人楼居何处,青豅黄岩之间。


风回山气巃嵷,月明水声潺湲。


收敛平生出处,倚栏赢取清闲。

登高元不为伤离,雨后溪山一倍奇。


野寺晴岚随画出,石林残照与诗宜。


醉呼豆荚供新茗,闲扫苔花读旧碑。

天上颁书宠数优,凌空杰阁冠中州。
六经垂世崇宣父,万轴传家羡邺侯。
粉蠹避芸香馥馥,晴虹贯日影悠悠。
宝阁翚飞灿碧霄,中藏奎画叹先朝。
要令冠带升堂者,日日羹墙遂见尧。
班列鹓鸾肃羽仪,恩颁新扇晓光熹。
才临北阙瞻天拜,便觉南薰遍地吹。
在手敢忘君父德,省心常佩圣贤辞。
诸城葛氏久湮沈,清尚知君独远寻。
席卷承家猗顿术,日明好古子云心。
珍藏高阁轻三箧,善购多门小万金。
落泊粗官冷,婆娑小阁深。
身劳常簿领,兴在即山林。
幽砌封苔晕,虚棂过竹阴。
小阁峥嵘在空谷,云是先生读书屋。
不见善和数千卷,空闻邺侯三万轴。
先生一去几经年,山色依然为谁绿。
堂堂邑城东,辟地迁乡学。
流水环西偏,好山绕南郭。
青衿来游歌,济济见头角。
匡卢晴雪自㠝岏,万里清江一棹寒。
自笑老来情思别,九天楼阁梦中看。
十室所可重,喜君吾道同。
因过一携手,醉卧六经中。
帝构笼多士,春官喜得人。
庆氛腾宝札,睿眷宠词臣。
敞第张层构,传家号绝珍。
青冥风露飞檐外,黄道星辰企翼边。
独倚梧阴心自省,十年清梦故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