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华鬓极老态,丑面乏妍姿。


插花已不可,可插唯菊枝。


□□偶有酒,此事竟大奇。

九日戏马台,二谢词翰英。


良辰各有句,得无差过情。


元嘉事其子,不救巢卵倾。

羊车一失驭,天地兵甲喧。


中国不自正,王业东南偏。


运甓有贻厥,卧龙康庐山。

立功亦云可,于世能无情。


屈体丧厥节,宁若埋我名。


极不过馁死,馁死胜饱生。

生死乃常理,兴亡殊似之。


火乌化王屋,鼎迁亦有时。


骊山发金雁,汉陵复如兹。

望望遥峰外,行行茂树中。


愁添诗鬓白,旱觉战尘红。


已叹桑无茧,何期麦有虫。

每日看天色,今年厌雨声。


重新六甲换,喜得一朝晴。


疲卒淹穷谷,饥民守坏城。

昼夜雨滂沱,平畴变海河。


地如随水去,天岂厌人多。


讨叛犹输粟,攻坚未掩戈。

乱起杏花落,贼平梧叶飞。


顿忘三伏暑,竟解万山围。


大将伤流矢,诸军曳血衣。

撚冰惊起冻髯翁,一色楼台晓未融。


酤肆定应昂酒价,篙工是处打船篷。


读书窗上纸偏白,跃马街头尘不红。

拔茅犹在盍归休,何事清河日倚楼。


百岁四分三已过,十朝九醉一无愁。


独遗蕙帐容逋客,谁向瓜田识故侯。

生红一簇海榴枝,惭愧虚翁两鬓丝。


久客湖山何足恋,□□父子自相知。


江南江北千钟酒,身后身前万首诗。

秋风吹古城,乱山绕荒宅。


树影日以疏,沼落见萍迹。


客来觞我菊,献酬殆至百。

松阴鹄立候宫车,风送飞花著白须。


水影渐移帘侧畔,莺声只在殿东隅。


近床儗进名臣操,载笔亲题列女图。

到县却应嫌水阔,离家终是见山疏。


笙歌不驻难辞酒,舟楫将行负担书。


为政必能安楚老,向公犹可钓淮鱼。

漳南罢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


泊岸旗幡邮吏拜,连山风雨探人行。


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

绛缕初分后,银镮未解时。


已障纨扇笑,犹捧玉壶悲。


乞巧长生殿,迎风太液池。

【其一 · 初入太湖】


闻有太湖名,十年未曾识。


今朝得游泛,大笑称平昔。


一舍行胥塘,尽日到震泽。

四载加前字,今来未改衔。


君批凤尾诏,我住虎头岩。


季氏唯谋逐,臧仓只拟谗。

釜下烧桑柴,取茧投釜中。


纤纤女儿手,抽丝疾如风。


田家五六月,绿树阴相蒙。

良农知土性,肥瘠有不同。


时至万物生,芽蘖由地中。


秉耒向畎亩,忽遍西与东。

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


高首何昂昂,蛾眉复娟娟。


不忧桑叶少,遍野如绿烟。

正月新献岁,最先理农器。


女工并时兴,蚕室临期治。


初阳力未胜,早春尚寒气。

田家重元日,置酒会邻里。


小大易新衣,相戒未明起。


老翁年已迈,含笑弄孙子。

丰年禾黍登,农心稍逸乐。


小儿渐长大,终岁荷锄钁。


目不识一字,每念心作恶。

忽忽岁将尽,人事可稍休。


寒风吹桑林,日夕声飕飗。


墙南地不冻,垦掘为坑沟。

冬至阳来复,草木潜滋萌。


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

季秋霜露降,凛凛寒气生。


是月当授衣,有布织未成。


天寒催刀尺,机杼可无营。

池水何洋洋,沤麻水中央。


数日庶可取,引过两手长。


织绢能几时,织布已复忙。

七月暑尚炽,长日弄机杼。
头蓬不暇梳,挥手汗如雨。


嘤嘤时鸟鸣,灼灼红榴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