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长陵寄台阁,所拔凡七臣。


文贞一王官,超等肺腑亲。


青宫借羽翼,监国日咨询。

河间建王略,中道乃摧折。


令子实继之,神武绍休烈。


已悬彻侯印,遂秉将坛钺。

文皇倡义旗,百战躬自将。


毋论大将谁,偏禆皆称良。


淇公与成公,雄武雅相当。

中山既星陨,嗣公乃霞升。


仁孙藉肺腑,荀息为干城。


大义当灭亲,一死以自明。

皇天厌元运,英主革其物。


荡雪万象昏,被之以黼黻。


宋公始膺聘,遂尔参密勿。

有一冠貂蝉,白晰美眉姿。


皎如张文成,不愧帝者师。


元厦将就倾,良禽择其枝。

西平少沈勇,亲寄异诸儿。


三十二元枢,遂副西羌师。


虏其名王归,万族尽累累。

信公里闬旧,蚤托干城寄。


征行出必先,遇敌坚始厉。


功多冠彻侯,心小取高位。

卫公田家子,神勇自天授。


十六冠军锋,二十寄戎首。


洪都既如盘,襄樊同拉朽。

神龙排丹霄,云表饶介鳞。


何况于曹公,实托肺腑亲。


弱冠屏浙东,气欲吞吴人。

高皇挽天河,手欲洗乾坤。


烟尘既荡除,万古黄屋尊。


桓桓徐魏公,二十握櫜鞬。

早识参知公,矫矫一世师。


东序悬钟镛,西清列敦彝。


及乎觏象贤,宛然慨风仪。

睢陵肇京洛,始兴振江介。


宏誉笼一时,休风润遥裔。


至今青箱学,犹擅乌衣最。

朝陇首,蒐大荒。
帝沛祥,白麟降。
嶷修角,文周定。

春明祖道近黄昏,怅别殷勤款款言。


十载鹿门余偃息,九霄羊角尔腾鶱。


藉令东第通侯贵,谁似南衙太尉尊。

三老三百三十岁,一农一道一山僧。


俱称献寿来南极,直数生年到裕陵。


长就鹤形骄婉姱,炼成松骨斗崚嶒。

今年毒热异常年,似为吾园稍见蠲。


谢客琴樽宽约束,亲人鱼鸟恣留连。


已多苔色侵衣上,时有松声到枕边。

历下无真气,词林失大贤。


那能诅岱岳,谁与问高天。


才去垂三斗,悲来遍八埏。

十年缠杀气,闽海欲沈沦。


自展风云略,因窥天地仁。


一餐思报主,百战肯谋身。

汝官今复罢,吾晚欲看谁。


一棹沧江色,孤城落木时。


应门欢竞发,倒屣唤犹迟。

博得才名恨尚迟,名高他日自应知。


五更家宝抛人去,揩眼仓皇向墨池。

镜湖如黛染山螺,莫似黄庭换白鹅。


三迭琴心留自赏,从他门外有风波。

如闻抖擞学无生,日饱僧厨不糁羹。


习气恐然消未得,梦中犹记五侯鲭。

共爱通侯下士名,沈深甲馆隐倾城。


冰心自是俱无染,偶为相如字长卿。

明海稽山两道民,转从词笔弄精神。


老夫自是前车辙,不二门中好立身。

怜君藻思若悬河,何自清时挂网罗。


西去汀洲鹦鹉绿,古来名士患才多。

四十金绯已叹迟,腰章一纪未全移。


莫言卿少年仍老,得老于今也不悲。

遗书一字不关情,相度须宏士气平。


纵美兹言谁为达,阿兄无意问燕京。

闽海诸生雅并奇,山摧斗折为君悲。


那知匹练吴门马,发白颜公在此时。

当时得御李龙门,爱尔长呼小陆云。


今日人间留不得,可应相替一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