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昼永随南陆,朋游况盍簪。
郊原细藉草,林泽纵听禽。
石扫残花片,车停茂树阴。
朱明初启夏,万绿满芳林。
春去无多日,时和转惬心。
出郊行结轸,随处坐披襟。
时良选地乐开筵,柳间娇花绕近川。
枝压艳生香泛泛,蝶飞群逐影翩翩。
卮盈丝酒春醅泼,卷满新篇绮咏传。
山客水不觌,烝云日如甑。
陵陆混泥沙,黯惨度朝暝。
晨霞送晴色,喜见天面莹。
秋江冒后土,馀潦满沟浍。
行人泥没辀,腐黍乱荒荟。
结客山中游,风雨在颠沛。
雨气天末来,暝色江皋起。
层林蔽楼观,黯淡水云里。
匹马何所从,翩翩五公子。
风骚本无作,强为忧患出。
菊荒思卧陶,江浑叹沉屈。
吾观思王诗,复若清庙瑟。
霜风陨高木,零落临艾萧。
幽芳枝孤秀,华心慰无聊。
堂中老元亮,日赋归去谣。
松菊径勿荒,政欲善锄治。
参商菅蒯中,高韵自超异。
区别虽少勤,宝此吾臭味。
青松多陈根,女桑漫柔枝。
虚心任寒暑,宁与铁炭期。
旨酒有妙致,青山多令姿。
痛饮可一石,宁辞手中卮。
挹斗自斟酌,浇胸定为宜。
心如虎在圈,事若羊触篱。
白发谙冷暖,苍皮贮阳秋。
中年已如此,一饱更何求。
把菊悼飞叶,微行遵远流。
葳蕤晚秋菊,芬菲忽齐开。
缘阶上古垒,粲若黄金台。
搔首念霜发,撷英泛羽杯。
楚女唱桃叶,楚巫歌竹枝。
壮士抚长铗,语阑亦兴悲。
君看拱把松,中有千岁姿。
缪蹈江海迹,吾生靡怀居。
役车窘阴雨,蒸腐败衣袽。
晨昏霤声中,我怀何时舒。
气清天朗属中秋,黉舍初成燕鲁侯。
依旧规模环璧水,斩新牌榜灿银钩。
青衿士子欣荣遇,白发迂儒预胜游。
作赋何如宋广平,吟诗谁是老逋清。
庸翁不喜诗兼赋,写与闲人作美名。
贯休铁画天下奇,芳庭心法今似之。
偃波垂露久不作,云烟洒洒光陆离。
北山塔颖健笔卓,西湖倒泻为研池。
一丘合老渔樵席,诗声误落燕台侧。
夤缘得见玉堂人,面带九霄风露色。
夜光烂烂明月章,惠然堕我云山旁。
解绶归来继二疏,赐金留得起山居。
天书藻翰犹飞动,云卧松巢任卷舒。
亭倚孤山初放鹤,座临西涧静观鱼。
城西有寺忽如林,伏地卬霄苔藓侵。
古人题字看欲遍,今我杖藜来相寻。
潜蛟在壑不多见,飞鸟过岩时一吟。
道岸人书道岸字,道岸赠君道岸高。
西方诸国波罗蜜,弱水津头试一毛。
雅志厌阛阓,考槃乐郊墟。
言归憩桑梓,不惮躬拮据。
岁晚此栖宿,佳气郁扶舆。
风露澹秋容,汀洲肃秋气。
吾庐倚高寒,游目周品汇。
既空买山资,恨欠除堂费。
木末好风来,山头凉月朏。
快哉城上亭,登临吾亦再。
堂堂文正公,精神凛犹在。
招提城东隅,胜集僚友俱。
腐儒元自臞,午饭厄斋盂。
不如计一醉,况有高阳徒。
奇峰名淑景,御坐正当中。
五粒皆银鬣,双珠倚玉童。
分披九霄露,不是庶人风。
玉露园陵满,珠丘蔓草新。
南阳无赤伏,北阙丧黄巾。
弓剑桥山痛,衣冠汉庙神。
天藻奎章阁,芸香处士庐。
不妨南渡讳,为是大行书。
湖海龙蛇地,荆蛮战斗余。
櫩榜松风字,崇祯御笔留。
龙宾犹拱护,燕雀解啁啾。
内使开黄帕,遗民泣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