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白草黄茅间瘦田,郊原残暑已萧然。


泽连楚梦悲秋野,山近尧封望日天。


浓绿远陂铺晚稼,幽香秋水折残莲。

碧树香台锦绣连,画师应见乱离前。


如今风景那堪写,废寺空山锁暮烟。

拄杖穿云去,一坡仍一坡。


地高山不峻,花少竹还多。


家近登临便,人贤气味和。

江上春晴啼竹鸠,白云狼籍未全收。


或教山好忽然去,故要树深终日留。


其意不知何物命,老夫还悟此生浮。

老夫发墨为白云,忽看一幛千氤氲。


徐卿新堂虚北壁,谁谓不堪持赠君。


青山为母云作子,倒见青山落怀里。

白云山,在何处,太和峰下、紫翠堆边是。
山中道人玉作斧,惯向云根斫琪树。


束之三万束,凡火不能熂。

云是青山旧铅粉,一翻妆点一翻新。


鬓边白发偏无赖,点著都成老丑人。

山无重数水无边,浩浩春风万里天。


老矣少文空有志,披图闲续卧游编。

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


空明射地日漏影,稍觉树林开扶疏。


平原苍莽不知处,忽有细路通榛芜。

闲愁不断连天远,浊醪快似并州剪。


兴亡得丧横胸中,冰消雪释春风转。


我本不学抱朴翁,何修致此丹砂容。

霜净天空心共远,一缕游丝无可剪。


欲识人间真道人,眼近红尘念头转。


历历落落一秃翁,取数过多邴曼容。

意所欲往路无远,暖韭早梅政堪剪。


相逢不少酒一杯,大胜能成丹九转。


争席者谁斯薪翁,何至帖奉鱼军容。

四柱构峰巅,松萝作扉闼。


诘曲频攀跻,造极心乃豁。


一览众山小,左挹云容活。

青天下镜倒晴空,战垒仙坛碧万丛。


终遣屈平疑邃古,谁从阮籍哭英雄。


大荒落日悬疏槛,五岭孤烟带远虹。

湘山之高云山高,朱鸟回翮蟠云翱。
群仙握符顾九寓,翩然来下挥旌旄。


我闻石笈金扃在峰顶,绿苔不掩珠光炯。

松阴合绿雾,木末飞空光。


幽烛既云密,遥情歘已长。


首夏积翠鲜,亭午条风凉。

我有将军万叠青,换得琅玕半窗绿。


月明恐有凤来栖,日暮何妨云借宿。


清时海宇无烽烟,五风十雨歌丰年。

入眼山家事事新,长松历落踞苍旻。


苔文剪绿移幽径,竹色分青与近邻。


双屐天容归后态,一尊秋属醉馀身。

山翠阴阴欲变霞,水帘开处有人家。

生憎洞口菖蒲水,片片随流是落花。

谷口烟深昼不开,松声卷起鹤舒台。


风吹瀑布时时断,飞作晴川数道来。

有客来自高句丽,遗我一幅丈二纸。


纤白只如松顶云,光明不减吴江水。


藏之箧笥今七年,妻孥爱惜如纨绮。

国朝画品谁第一,房山尚书赵公子。
二公何以能绝伦,丘壑乃自胸中起。


由来书画总心画,政自不在丹青里。

青山青青白云白,一尺小溪千里客。


扁舟舣岸不见人,鸡声何处秦人宅。


桃花流水春鳞鳞,不识人间有战尘。

古之画法不复见,六朝人物留遗谱。


后来山水出新意,二李三王差可睹。


洪谷之后有关仝,营丘浑雄独造古。

南山隔秋水,秀色空在眼。


褰裳不可涉,临流思无限。


孤舟肯相济,宁辞去人远。

寒烟远轻素,斜日在高峰。


但闻猿鸟响,更无尘土踪。


山僧暝投寺,迢递来清钟。

猿啼楚山晚,云生冒洲渚。


返照入澄江,风吹半峰雨。


中有远行舟,悠悠待徒侣。

参差绿树短,窈窕花源明。


白云若可揽,山鸟时一鸣。


遥羡中林子,迟迟南涧行。

潮落寒沙广,苍然远山暮。


何处罟师归,自识门前树。


披图忆所历,仿佛松滋渡。

郢水不可极,荆门望渐微。


青山将落照,偏映酒家扉。


渔梁夜争渡,知是醉巫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