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凌云山下村,逆旅路旁宅。
南征为吾归,寄卧偶一夕。
无人伴幽语,孤咏到平昔。
道人胸次绝尘滓,能得工夫无尽意。
醉中引兴春山青,醒来弄翰秋风起。
晦明变幻在毫端,倏忽烟波几千里。
半岁风埃地,终朝云水情。
身兼飞锡健,眼向故山明。
不改禅衣色,从来野橐轻。
爽气西来,玉削群峰,千杉万松。
望疏林清旷,晴烟紫翠,雪边回棹,柳外闻钟。
夜月琼田,夕阳金界,倒影楼台表里空。
一上名山石磴悬,禅宫高倚翠微巅。
江波泱漭晴还雨,海雾苍茫断复连。
缑岭似乘鸾鹤下,仙槎遥自斗牛旋。
罗浮禽五色,创见此山椒。
锦羽嬉同坠,铁冠迁最乔。
疑随仙驭过,喜趁白云招。
树暝烟生绝壁,瀑流雨洒虚潭。
他日来寻懒瓒,枯禅还许同参。
千山万水一枝筇,身在烟霞第几重。
最好雁边秋色净,倚天空翠出芙蓉。
风流老禅思不羁,悠然邂逅川水湄。
谩笑支郎爱神骏,素闻玄度能工诗。
天关九重守虎豹,江海万倾生蛟螭。
少乏超绝姿,瘦鹤存野格。
乾坤心自放,颇觉尘土窄。
安得千金橐,使我穷地脉。
埃风荡天荒,孤山卧秋草。
君家孤山下,不厌孤山好。
昔我山中房,识君师侍傍。
翘翘山有木,翳翳林有谷。
雨气作深云,新阴如膏沐。
夫岂无居人,诛茅结溪屋。
十年踪迹在尘埃,每见云山笑口开。
万壑晴阴连竹树,一天秋色入楼台。
画图此日勤持赠,茅屋何时隐去来。
尚书高公写山水,神妙深造董与米。
想当解衣盘礴初,云气淋漓落生纸。
忆昔故都全盛时,大藩冠盖罗熊罴。
荆浩关仝善山水,大痴继作非俗史。
技艺毕给世称贤,图画乃其馀事耳。
筲箕泉头月苍苍,蝉蜕秽浊凌风翔。
山横鉴湖曲,水落剡溪濆。
岩扉扑苍雪,石林生白云。
回辕谢逋客,采芝招隐君。
积雨初睛日满关,杖藜看到几名山。
公能远览休辞远,我是闲人不厌闲。
紫壑擎霄频属望,苍松倾日可容扳。
缥缈如闻鹤到呼,黄云精爽谩云无。
不乘邺下双凫舄,定泛西来一叶舻。
瞻拜几回增感慨,严慈随念满江湖。
仙城瞻昧爽,宿霭傍林开。
翠重云连径,光涵玉映台。
疏星萤共照,轻露叶还堆。
江南腊月见疏梅,此树高秋已盛开。
东阁酒醒惊雪早,罗浮梦觉讶春来。
西风入户香浮几,凉月当空影满台。
□□□处有盆梅,九月寒花的烁开。
占取孤标寻菊□,挽将春意入秋来。
天教早实调金鼎,人喜扬芬满柏台。
矗矗连天万马奔,垂缰直出羊城会。
中峰叠叠起白云,白云飞去青山在。
青山玉骨来几时,芙蓉削出天边奇。
白云古洞经三变,变入尼山亦快哉。
坐玉江楼移旧榻,著书云路有新台。
九龙混混源头出,双蝶翻翻天际来。
玉宇秋澄总巨观,冠童相伴老怀宽。
登高漫借东山屐,对泣偏羞南楚冠。
芋碗茶香诗吻润,菊杯云浸酒脾寒。
归云已扫飞凫迹,伐木忽闻嘤鸟声。
三变推移从此定,九龙流出本来清。
凭高气宇南溟浅,染翰文章北斗倾。
珠状崔嵬里,兰衢入好诗。
远岑如竞秀,近岭似争奇。
雨过风来紧,山寒花落迟。
渐沧浪、冻痕消尽。
琼丝初漾明镜。
鲛人夜剪龙髯滑,织就水晶帘冷。
爱君标格碧峰清,为辍床头竹叶瓶。
想得醉馀锋颖健,群鹅端欲博黄庭。
石瘦兰馨入骨寒,笔端往往带儒酸。
河阳桃李春风满,此段烦君更画看。
金井西头萼绿仙,霞裾风度影翩翩。
陇西才子多清思,谩把春云染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