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古洞春寒客到稀,绿苔荒径草霏霏。


书悬绝壁留僧偈,花发层萝绣佛衣。


壶榼远从童冠集,杖藜随处宦情微。

霜风清木叶,秋意生萧疏。


冲星策晓骑,幽事将有徂。


股虫乱飞掷,道狭草露濡。

炎乡白昼苦难眠,也逐孤云学问禅。


行到精庐知浴佛,坐来古洞亿飞仙。


远公暂向名山住,管子初从辽海还。

丹囊朱缬乱垂垂,壁上莲生总不奇;


君自瞿昙我自客,相逢疑是岭南时!

春香寻洞址。
叹空山无人,落花流水。
半截苔瘢,剩断碑犹叙,义门王氏。

点脚地维绝,举头天语闻。


瀑泉飞响雪,洞石涌崩云。


缥缈追元放,低回揖郭文。

凤凰山色媚芳尘,不著诗仙写不真。


灵境爱饶花气味,老怀欣办酒精神。


烟霞里面长春洞,天地中间独醉人。

亦是翛然地,停舟恰受风。


水源黎母出,地脉扶桑穷。


怪鸟藤花杂,嘉葩椰叶重。

苍莽盘纡径,阴幽郁石台。


四山围不紧,一水划争开。


潭曲风声软,岩欹海色回。

打桨来游小洞天,洞深不见古时仙。


燃灯曲觅岩间路,拂袖凉沾石罅泉。


蝙蝠群飞争此穴,凤鸾重到定何年。

大松十里建旌麾,晓日朝霞五色衣。


幽谷静闻猿一啸,白云时见鹤双飞。


花开洞府春长在,人会瀛洲夜未归。

座见会仙石,径观群玉峰。


寒声无近水,幽径旋移松。


晚日烟霞杂,归云粉黛重。

珊瑚井底流金沙,菖蒲涧畔飞琼霞。
林里时藏蓬岛路,城头半出羽人家。
羽人家住朱明日,却辟此丘为户牖。
高龛险欲催,百尺洞门开。
白日仙何在,清风客暂来。
临崖松直上,避石水低回。
敲门报有山中使,新从武夷下九曲。
高人犹在幔亭间,缥缈烟霞三十六。
秋阴猿鹤解相留,日宴群仙酣未足。
阳乌且缓浴虞渊,瑞白春花胜腊前。
台笠看人争播种,扶犁撩我梦归田。
千金何术能医国,十雨从今更问天。
驽怯深惭政理愆,骄阳积擅北风权。
青鸾趣驾宾苍皞,白凤先驱从列仙。
坯蛰梦惊离贝阙,裂龟渴饮变琼田。
去国何迟迟,青山一丈携。
春风已三月,逐虎桃花蹊。
既闻粪金牛,又传化宝鸡。
空负烟霞趣,名山此独疏。
岂缘供眺咏,犹已寄清虚。
仙路馀松桧,云潭近石闾。
远峙看天半,奇云不易逢。
幽闻无虎豹,翠欲滴芙蓉。
气隐仙灵宅,秋藏野客踪。
洞里清溪可泛舟,入观洞府出高丘。
老聃尸解今还在,黄帝生前有此不。
滴乳解添无数巧,携灯何用不曾幽。
泉石吾膏肓,佳处每忘返。
携壶上翠微,一雨秋政晚。
千岩如献状,秀色叠层巘。
入山隐隐如闻雷,山鸡角角随人飞。
松风洗我市喧耳,松露洒我青萝衣。
平生结习重幽赏,会景会物情依依。
窈窕仙家何处寻,夕阳明灭乱云深。
大溪横断青山合,一路风帆入树林。
石壁倚崔嵬,临流小洞开。
纡盘穿竹径,高下陟云堆。
远俗浑无暑,淩空却有台。
天龙古洞几年时,时雨流酥润石衣。
流水桃花春不老,乱山云树翠相依。
碧鸡叫月神魂杳,白鹤凌空仙驭飞。
磴道何岧峣,虚堂莽萧瑟。
上有餐霞人,意闲貌古洗。
中者腹便便,卸襟带不结。
漠漠洞云锁绿苔,洞天深处有蓬莱。
棋残石局空馀迹,丹熟煨炉只数堆。
碧涧潺湲流饭出,岚光掩映送青来。
生来双笋几经春,直上云霄无藓痕。
若使坚刚解成竹,人应唤作两龙孙。
仙留白石显灵踪,化出水精云洞中。
一片寒冰清可琢,方员成器任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