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浅寒篱落清霜后,疏影池塘淡月中。


北客同春俱税驾,南枝与我两飘蓬。


从来遇酒千钟少,此外评花四海空。

梦蝶真人貌黄槁,篱落逢花须醉倒。


雅闻花光能画梅,更乞一枝洗烦恼。


扶持爱梅说道理,自许牛头参已早。

天造梅花,有许孤高,有许芬芳。
似湘娥凝望,敛君山黛,明妃远嫁,作汉宫妆。
冷艳谁知,素标难亵,又似夷齐饿首阳。

瑶台月冷,佩渚烟深,相逢共话凄凉。
曳雪牵云,一般淡雅梳妆。
樊姬岁寒旧约,喜玉儿、不负萧郎。

千林落叶声声悲。
听凄惨、江皋雁飞。
难似玉肌,总惊花貌,压倒芳菲。

一壑烟寒孰与娱,横斜影对此君臞。


风饕雪虐转强项,惟我与君其是夫。

下欲成蹊春已残,雨红犹自有人看。


极知不与君同调,但守平生一点酸。

画槛雕楹白玉堂,高山流水落胡床。


墙头树色分长乐,户外花枝接上阳。


笔札西清悬琬琰,图书东壁散琳琅。

小山初筑自天成。
架危亭。
与云平。

常记十年前,共醉梅边路。
别后频收尺素书,依旧情相与。


早愿却来看,玉照花深处。

竹里梅花巧耐寒,正如红袖倚阑干。


诗翁传得春风面,曾在家山别墅看。

竹传唐帖双钩法,梅效徐家没骨图。


谁道茂林春已暮,不知春色在西湖。

晴雪禁梅蕊,春风袅竹枝。
美人应失笑,记得卷帘时。
水边篱落自横斜,料得南枝已着花。
月娥姑射妒清妍,白发羞将插鬓边。
冷艳独排残腊破,孤芳长占小桃先。
清影扶疏晚更妍,每教移植小池边。
一枝独守凌寒操,肯与群花较后先。
冰容幽胜肯争妍,独树亭亭近水边。
不但色香俱第一,品流宜占百花先。
作赋何如宋广平,吟诗谁是老逋清。
庸翁不喜诗兼赋,写与闲人作美名。
岁纪巳言迈,空持白雪名。
谁知祗树里,忽有梅花生。
一抚客心霁,再弹山月清。
开函一笑。
写得梅兰双绝妙。
我不如公。
湘管才停画黛螺。
云蓝还倩彩鸾搓。
琼枝同染粉多罗。
茂陵雪片追方好,乱点铅华却不宜。
多少人间春色在,未有写尽向南枝。
青山湖上去,白云湖上住。
草屋八九间,梅花两三树。
年年许客看花开,花下携琴载酒来。
山中人,写梅竹,琅玕清瘦花如玉。
幕中坐客多才华,镇日挥毫寄幽独。
窗间月底忽相逢,纸帐香飘云满屋。
当年一句月黄昏,香到梅边七世孙。
应爱君诗似和靖,为君依样画西村。
草木有麟凤,众中分等流。
终然浪题品,麟凤自知不。
旷野多风雪,阳和一点通。
不应歌兕虎,吾道岂其穷。
饥雀啄芳蕾,蠹苔侵碧枝。
是中浑不较,刻画未嫌时。
伊谁同岁晚,怀抱向君开。
烟雨閟芳信,望君来不来。
爱日经檐暖,游蜂扑纸窗。
吾生岂拘束,一笑俯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