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


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


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

处处云随晚望开,洞庭秋水管弦来。


谢公待醉消离恨,莫惜临川酒一杯。

楼畔花枝拂槛红,露天香动满帘风。


谁知野寺遗钿处,尽在相如春思中。

今夜银河万里秋,人言织女嫁牵牛。


佩声寥亮和金奏,烛影荧煌映玉钩。


座客亦从天子赐,更筹须为主人留。

闻君竹马戏毗陵,谁道观风自六卿。


今日声明光旧物,共看旌旆拥书生。


斩蛟桥下溪烟碧,射虎亭边草路清。

起部纡两绶,恢恢刃有馀。


既为侍中郎,又复专城居。


无久恋铃阁,早应还直庐。

暖吹入春园,新芽竞粲然。


才教鹰觜拆,未放雪花妍。


荷杖青林下,携筐旭景前。

举世重文雅,夫君更质真。


曾嗟混鸡鹤,终日异缁磷。


词赋离骚客,封章谏诤臣。

几回新秋影,壁满蟾又缺。


镜破似倾台,轮斜同覆辙。


虽分上林桂,还照沧洲雪。

刘兄本知命,屈伸不介怀。


南州管灵山,可惜旷土栖。


樵隐同一径,竹树薄西斋。

率属分曹地望崇,位跻卿贰赖和衷。


彤墀迹蹑中台履,玉佩声含晓殿风。


勿惮贤劳亲吏职,好将兢业亮天工。

冢宰官资贵,寅恭属亚卿。


俱邀三命重,并列六曹荣。


操比寒潭洁,心同秋月明。

立政资良佐,宣猷重贰卿。


枢机同出纳,郎署仰澄清。


自合称华选,还期矢朴诚。

蓬荜春风起,开帘却自悲。


如何飘梗处,又到采兰时。


明镜方重照,微城寄一辞。

相见惜馀辉,齐行登古寺。


风烟结远恨,山水含芳意。


车马莫前归,留看巢鹤至。

几人同去谢宣城,未及酬恩隔死生。


唯有夜猿知客恨,峄阳溪路第三声。

霜日寒如洗。
问梅花、经年何事,尚迷烟水。
梦著翠霞寻好句,新雪阑干独倚。

飞盖重临霜叶老,江山吞吐自烟云。


诗情不论隔千里,酒令何妨宽一分。


到处经行多旧感,等闲谈笑亦奇芬。

晚寒闲袖挥毫手,曲角栏干倚断云。


丘壑尽容诗独步,江淮相望月平分。


艰难鬓葆成霜茁,冷落梅花带雪芬。

送别孤山步绕湖,阑干尽处倚菰蒲。


翁之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


万事不如归自好,百年聊与醉为徒。

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
江涛还此,当日击楫渡中流。
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

吴苑云酣歌舞地,平时灞上真儿戏。


府公槌鼓入辕门,盘马弯弓士增气。


玉虬夜吼双宝刀,晓霜冷透宫花袍。

蚁蛭侯王空培塿,大千世界无何有。


痴儿不省芭蕉身,持与冰霜斗长久。


三生慈悯鱼十千,却来世间吁可怜。

呜呼小雅废,边角摇军声。


采芹旧青衿,亦须事力征。


朱轓挟武将,白眼轻儒生。

诸老遗书在,情亲独考亭。


学卑时俗陋,文起众人醒。


壮笔扛周鼎,危言耸汉庭。

手斸苍苔玉一栏,山家初见眼犹寒。


移根莫厌凡红紫,只做春风一样看。

人在金华殿角头,诗情却遣为花留。


春风不入癯仙眼,六六峰寒隔几州。

我昔识平川,初鸣偃室弦。


议题春雨夜,探榜晚秋天。


两柳今安在,枯梅画不传。

一角玉麟寒,何心獬豸冠。


满腔秋沆瀣,披腹玉琅玕。


讲入经三昧,书成义不刊。

诸老各凋零,公乎独典刑。


草堂春得句,雪户夜谈经。


岁月头从白,江山眼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