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渺渺白云天一隅,贤郎瞻望久离居。
宦游虽念道途远,亲老肯教音问疏。
椿桂同芳多雨露,芝兰交映绕阶除。
向来只欲返荆扉,老大趋时意颇微。
官路波涛犹汹汹,家山桃李自依依。
刳心拟出阴阳表,委质难逃造化机。
贱子何能直一钱,夫君于我独知怜。
樽罍谈笑几侵夜,琴剑周旋不计年。
此去空悬徐孺榻,重来无复孝廉船。
十载频褰刺史帷,名卿风裁映绅緌。
庆门共仰联三凤,禁路咸嗟欠一夔。
神武衣冠终遂志,平泉花木总成诗。
佳客乘闲访隐居,旋沽村酒鲙溪鱼。
灯前忽忆十年事,留宿壶山夜读书。
结屋山中远市嚣,雨馀荒径长蓬蒿。
平生身外无他事,劝客尊前有浊醪。
忆昔承恩入禁闱,儒林便觉有光辉。
九重旭日开金殿,五色春云照锦衣。
庠序人思三老去,都门祖饯二疏归。
游行滞春雨,憩息依禅林。
寺门闭寥阒,崖石耸嵚崟。
幽禽飞复止,修竹何森森。
仙驭宾天久,衣冠出此游。
祗园金地古,汾水白云秋。
谒拜陪诸彦,跻攀展寸眸。
近闻退直自承明,忽报扬镳出凤城。
未老已嫌金带重,暂归不著绣衣行。
故人尚作瀛州客,岁晚无忘魏阙情。
杰阁淩霄汉,登临兴独长。
楼台开罨画,形胜固金汤。
水远通沧海,山高接太行。
霄汉声名重,诗书学业精。
玉堂新进秩,璧水旧传经。
青史名空在,黄粱梦不醒。
卜筑傍林峦,尘清境自宽。
百年闲里乐,万事静中看。
月上琴三弄,客来棋一盘。
青编非剩语,糟粕有真腴。
鞭策须常力,岁时可忽诸。
心穷千古上,灯继五更初。
山阁抚孤琴,寥寥几识音。
多年留此调,三叹是何心。
杨柳风全细,梧桐月半阴。
泉声出柳塘,晴练跨殊方。
润足千畦泽,甘分万井浆。
盈坎源源进,涵云烨烨光。
把酒问群芳,何如秋桂香。
仙标传兔窟,清影弄蟾光。
叶岂凌霜健,枝因傲雪苍。
腊破冻风融,梅边春渐浓。
倚墙金的灼,照水玉葱珑。
暂止禽窥蕊,低飞蝶恋丛。
草木帝杼机,名园一探之。
露飘香送蔼,春暖色生奇。
铺径疑无地,穿林自献时。
直干立清朝,还资雨露饶。
岂徒持劲节,时复长新标。
映日文成锦,鸣风韵比韶。
都市悬壶雪满颠,宋清名誉远相传。
归田此日承优诏,别浦乘春放画船。
客路柳风飞紫燕,蓬窗花雨湿青毡。
游宦京华几度春,玉堂清夜梦归频。
枫宸此日偏承宠,兰棹行时独问津。
秋水白蘋迎客旆,夕阳红树接瓯闽。
晓辞金阙出神州,此去分明是昼游。
红荔丹山闽海兴,锦衣兰棹潞河舟。
凉生驿路消残暑,鹰度关山属早秋。
闻道仙风甘水滨,苍松白石旧为邻。
华封此日三多祝,胪唱当年第一人。
诏拜彤廷红日近,筵开紫府彩衣新。
黄金台上袂初分,回首江东已暮云。
明月何时重对酒,碧山终日谩思君。
县城斜日平芜静,旅店西风落叶纷。
无事频将兔颖拈,批风抹月坐虚檐。
春回兰蕙香浮几,雨过庭除翠入帘。
门外渟涵诸水汇,天南依约数峰尖。
数亩幽居深复深,逶迤一径入云林。
开园特傍青山麓,引水遥从碧涧浔。
市远不闻来俗驾,心闲宁复梦朝簪。
秀翮翩翩五采鸾,乘云飞傍玉阑干。
天开金马文章署,诏选银鱼侍从官。
念我羁栖三澨水,怜君出入五云端。
天上曾三接,人间第一流。
云章颁召节,锦里送行舟。
急雨千山暮,回风五月秋。
曾览祁公五老诗,仍陪三寿燕留司。
今逢北固开尊日,正似南都命席时。
喜奉笑言挥麈柄,却惭衰朽倚琼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