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千里江山入倚楼,高吟聊复写吾忧。


诗书幸有先人业,贫贱初非学者羞。


数掩槿篱端可老,一杯藜粥尚何求。

减尽朱颜白发新,高楼徙倚默伤神。


未酬马上功名愿,已是人间老大身。


太史周南方卧疾,拾遗剑外又逢春。

楼上凭阑小立时,淡烟漠漠雨丝丝。


年光日日有佳处,不解春寒偏入诗。

曲曲阑干缥缈间,哦诗本欲破除闲。


无端又起天涯感,淡墨生绡数点山。

暮云细细鳞千叠,新月纤纤玉一钩。


叹息化工真妙手,冲寒来倚水边楼。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
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

贤愚不同道,用舍要知机。


涉世有臧否,倚楼无是非。


鸦分枯树立,雁逐断云飞。

西风迎面晚凉新,略展青铜正幅巾。


独倚阑干偶无事,闲看楼下奕棋人。

月渐高虽小,星全隐不明。


老夫偶有酒,独酌过三更。


世间千万户,谁是倚楼人。

北斗挂楼北,晓柄正指东。


乃知今夕昏,移以招西风。


南州霜未降,九月已过中。

楼头独立到昏鸦,尽日丝空小雨斜。


何补乾坤浪生死,青青无数瓦松花。

金虬熏尽鹧鸪班,独上层楼倚画栏。


满院梨花香寂寞,隔帘风雨正春寒。

晴磴辉初眼,虚楼荡醉痕。


划洲如线水,卫郭落钟村。


逐鹜旗边合,群峰雪后尊。

应接妨诗兴,淹留倍旅情。


别家仍有累,浮世岂须名。


山远暮霞色,林疏秋雨声。

湖山咫尺懒追游,独倚危楼已白头。


初夏风光还荏苒,乍晴云物正飞浮。


长吟自可千篇在,小醉谁能万事休。

水蘸鹅黄。
苏堤畔、垂杨尽染波光。
画帘青粉,刚靠宋玉东墙。

客意入灯篝,无诗过一秋。
角声吹雨断,人在截云楼。
官闲何所之,倚楼纵远目。
田畴耒耜出,高下春雨足。
人家有生意,慰我苦幽独。
风雨连朝欲满城,今宵喜见月华明。
半轮影动登高兴,万里光馀落帽情。
两地茱萸分客思,几家砧杵乱秋声。
独倚危楼一望长,恼人情处是斜阳。
神州更在斜阳外,纵使无情也断肠。
月明独倚异乡楼,北望天涯几许愁。
故国不归人意老,无情汴水自东流。
楼高天一握,山入白云根。
寺在牛鸣地,人行犬吠村。
晴窗薰野马,寒木下孤猿。
平楚连天独倚楼,楼头日日望行舟。
相思飞尽梅花雪,江上晴云片片愁。
忽传春信到天边,犹见河山积雪连。
赏节已开钤阁燕,怀人休棹剡溪船。
词翻彩笔倾三峡,酒泛瑶杯吸百川。
愁倚溪楼望,还因见月明。
月明如有约,偏照别离情。
云度松梢月半阴,悬崖倒挂白猿吟。
倚楼数遍伤心事,风雨故园春草深。
江楼独倚送斜晖,水尽天南鸟独飞。
风信晚潮吹酒醒,顿无炎汗湿练衣。
从别后,倏忽几经秋。
忆昔与君初觌面,双峰隔水共扁舟。
此意在心头。
倚楼极目思无涯,溪上幽居似浣花。
未信年华欺客鬓,也知春色到邻家。
柳塘汗漫生新水,桃径参差叠绛霞。
妆罢珠帘卷,窗开万象浓。
楼前两三树,树外三两峰。
山光笼树色,翠黛浓如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