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谁按黄金徽,满指清风度。


但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


野僧何所乐,乐此数株树。

驿使话汉东,故人迁谪处。


所居虽非居,有树即嘉树。


日膳或鸡肫,时蔬多笋芋。

向晚驱车出上阳,初程便宿水云乡。


更闻数弄神仙曲,始信壶中日月长。

骊驹北上雪孱颜,韊矢前驱度汉关。


僧室松杉清照眼,驿亭烟火迥依山。


马衔边草枯犹瘦,雁怯胡云冷未还。

笑破人间事,吾徒莫自欺。


解吟僧亦俗,爱舞鹤终卑。


竹上题幽梦,溪边约敌棋。

近郭一牛鸣,金园界宝绳。


众花天作雨,千焰佛传灯。


碧柰垂园老,青莲杂漏凝。

笑时倾城倾国,愁时倚树凭阑。


尔但一开两朵,我来万水千山。

芍药庭开两朵,经僧阁里千声。


木鱼暂且停手,风送花香有情。

几欲相寻与愿违,今朝始得过禅扉。


磬声穿竹山房远,屐齿粘苔石径微。


幽鸟每同驯鸽下,高人闲与老僧依。

同过溪桥日欲晡,远林残叶似栖乌。

山房竹雨过,帘影霭春云。


得与幽人会,何殊见此君。

白雨映青松,萧飒洒朱阁。


稍觉暑气销,微凉度疏箔。


客居秋寺古,心迹俱寂寞。

突兀禅宫何代馀,闲同衲客听钟鱼。


身如野鹤栖无定,愁似顽藤挽不除。


旧隐定多新长竹,远交全乏近来书。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
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

古寺长廊清夜美,风松烟桧萧然。
石阑干外上疏帘。
过云闲窈窕,斜月静婵娟。

此身又复寓精庐,丈室萧然一物无。


每见招提心即喜,前生真是老浮屠。

常诵离骚澧有兰,那知谪宦憩其间。


片云只鹤风方急,只恐飘零过别山。

竟日碧山中,清宵憩宝宫。


客愁无那处,一叶已秋风。

道人庵外万竿竹,何似小池千叶莲。


月白风清谁共此,心闲境寂两翛然。


好抛筠粉娟娟净,来看荷珠的的圆。

只言双鬓未蹉跎,独奈牛羊送日何。


禅客不归车马去,晚檐山色为谁多。

高僧夜滴芙蓉漏,远客窗含杨柳风。


何处相逢话心地,月明身在磬声中。

溪上禅关水木间,水南山色与僧闲。


春风尽日无来客,幽磬一声高鸟还。

官闲马病客深秋,肯学张衡咏四愁。


红叶寺多诗景致,白衣人尽酒交游。


依违讽刺因行得,澹泊供需不在求。

松杉古佛庐,借地即安居。


鸟影流闲幔,竹光摇素书。


山寒人语寂,雨冷桂华疏。

侯家万朵簇霞丹,若并霜林素艳难。


合影只应天际月,分香多是畹中兰。


虽饶百卉争先发,还在三春向后残。

腻若裁云薄缀霜,春残独自殿群芳。


梅妆向日霏霏暖,纨扇摇风闪闪光。


月魄照来空见影,露华凝后更多香。

津涛行复滞,峡嶂路还缘。


石壁凌江阁,风林隔浦船。


鹘盘崖树侧,㹠出浪花巅。

一宿经窗卧白波,万重归梦隔烟萝。

若言不得南宗要,长在禅妆事更多。

胜地访灵踪,层楼四槛风。


远阴生旷野,午影转疏桐。


涧水霞凝紫,溪烟日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