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风饕雪虐苦侵陵,已免寒舟问水程。
苇屋虚檐交夜气,边城疏鼓逗天明。
囊空尚可充饥色,官冷何妨远市声。
灌园何必学於陵,吾事胸中有准程。
三釜宦游甘寂寞,百年心迹定分明。
逍遥朱墨尘埃外,娱戏文章金石声。
扁舟祖饯出西陵,千里经行小作程。
樽俎笑谈多雅故,江湖霜日久晴明。
只今斗室寒厅夜,任听回风急雪声。
瓜熟青门好去官,此身如系欲行难。
望随鸿雁春风北,梦绕庭闱夜月寒。
即是抱琴归栗里,未能骑马向长安。
富贵邯郸梦,齿发金城柳。
附炎非吾事,因心即我友。
得意自忘言,咸脢岂滕口。
吟哦两夫子,濯濯春月柳。
金石相击撞,论文自为友。
我欲和阳春,高调不容口。
先生昔为吏,敏政便剧繁。
利刃无错节,大邑如烹鲜。
民曹与廷尉,众纷常裕然。
八座方登政事堂,一麾却佩郡侯章。
求闲宛转常虞谤,治剧从容岂厌忙。
老去昔游君尚记,梦回陈迹我俱忘。
题诗曾动何郎兴,寄远犹传陆凯名。
渴见寒英娱北客,共寻春信向东城。
蜂粘晴蕊应先破,雀啅芳心已尽惊。
佳树阴森欲碍空,画成夜落灯花红。
绝怜带经自锄者,未忍竟别天垂翁。
汾河春云散高柳,湘水微茫绿于酒。
燕台南望欲沾巾,万里青霄一客身。
满眼飞云何处岭,数枝新柳异乡春。
才名自愧居人后,岁月那堪到鬓频。
天涯游倦返征车,爱僻来从茂草居。
静对山光能悦鸟,闲临水色不惊鱼。
清风有意来松径,皓月多情恋竹卢。
分明笔仗影依稀,惊阵啼鸦散夕晖。
去国元同千古恨,抱琴应共九泉归。
才高柳絮馀香沈,命薄桃花卸舞衣。
春回大地草偏青,乍对狂歌酒半醒。
文起自应倾北斗,气酣直欲簸南溟。
月华星彩浮樽满,龙笛鸾笙彻夜听。
竹君久要已忘年,临风相语叶响泉。
休学我图中似璧,莫师我直劲如弦。
劝人达节通天命,舒卷若绳明若镜。
小苑半弓地,篱花四面开。
愁当独坐处,时有故人来。
冷眼宜秋色,多情祗酒杯。
伊人露白更葭苍,宾雁俄看起一行。
共叹崦嵫新岁月,幸联桑梓旧家乡。
诗人历下推庭实,野语齐东署弁阳。
江水茫茫山色苍,昔年行役又同行。
六千猿鹤悲君子,八百桑株学武乡。
略仿买田苏玉局,相偕归隐孟襄阳。
汉京形胜枕雄关,指顾山川一掌间。
地险半开函谷月,天青惟见首阳山。
中官赐剑来何疾,司马麾戈去不还。
澹语嚼梅清味永。
百和香煎,共沦春山茗。
两载神交诗作证。
日午小阑花气扬。
弄粉吟香,且喜知音赏。
迎得好风开锦障。
杨柳满湖堤,掩映篮舆影。
登楼待佳客,纵目林亭迥。
吏部今斗山,萧然驺从屏。
快磨浓墨写时晴,飞到鸾笺老眼明。
廷尉山头新《世说》,史官柱下旧家声。
北窗我愿师陶令,前席人当问贾生。
征衣尘土未全消,又理行装上画桡。
别浦千年劳远梦,荒碑十字认前朝。
寒随野店沽新酒,风断征帆卧晚潮。
蔗境恬如许,疏慵计复佳。
不须歌莞簟,即此外形骸。
蝶梦喧清昼,蛙声静小斋。
清泉㶁㶁出方池,与客登临拜古祠。
一径松阴秋雨后,半城柳色夕阳时。
从来我辈多耽酒,到此何人不咏诗。
地隔乡关梦解通,忽来诗讯自南中。
宦游结宅邻江令,归隐名墩属谢公。
旧约未忘联舍月,新吟频忆对床风。
晓来无赖东风,芳菲落尽春犹在。
几枝半敛,胆瓶深贮,朱颜未改。
银蒜尘轻,玉炉香细,怕他憔悴。
酌兕思称竹叶尊,司书辟蠹学长恩。
相思南国拈红豆,入望西山扫黛痕。
旧稿手钞《居士集》,新庐指点大乘门。
稽首慈云礼世尊,我闻如是莫酬恩。
金鲵胡耇春难老,玉蝀清游月有痕。
谢韫因风惭咏絮,袁安卧雪不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