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风海水,讶如椽大笔,压他秦柳。
那得珍珠千万斛,撒向蛮笺乱走。
手捉蛟虬,脚翻鹦鹉,当代知谁偶。

结茅飞鸟上,秋色满悬壶。


白发增幽事,黄冠屈壮图。


琴樽山月好,风雨老臣孤。

一杯酒,相情亲,人生安得无故人。


相情亲,一杯酒,故人那得无分手。


去年春寒花未开,谷人先生摇艇走。

我有一园花,婉娈相窈窕。


春风一披拂,去日常不少。


羸马长安游,红尘令人老。

双崖豁苍穹,万仞削壁直。


将将象积石,左右屹如植。


疏峰镇其甍,仍岩卫其阈。

发岁徂南征,江路纡上游。


俶装被霜雪,驾言发皇州。


历览岱峄阳,涉乱淮湖流。

春水随风绿到门,熙朝宰辅旧名园。


诸公退食惟文史,深屋端居简晤言。


花影犹能向晴昊,禽声已复劝清尊。

开卷光芒放。
忆髫龄、草堂侍坐,早钦名望。
太白前身重入世,依旧风流自赏。

曝画长廊趁晚晖,幽园高卧客来稀。


一春梦雨遥相忆,昨日渔舟去未归。


曳杖细寻烧笋寺,出山未办采茶衣。

暮年词客叹晨星,独有先生尚典型。


竟日每容开卷说,余寒犹许下帘听。


残诗待补《溪堂集》,公论微存《野史亭》。

三年京国渺愁余,不向南州问起居。


白发尚留豪兴在,青山应笑故人疏。


消磨晚景能忘酒,料理虚名好著书。

温和老去诗格新,须眉近古肝鬲醇。


长瓶大瓮远难致,有酒二斗原不贫。


分沾宾友苦未给,闭关独饮全其神。

洛阳积雪盈丈馀,令君按行未扫除。


虑俿尺度视今弱,辜较不外黍与肤。


六花飞荡大银海,何缘凿空寻穷庐。

行幐九陌记曾经,含泪春花赋旧京。


往昔炊羹犹古寺,只今戴盎几狂生。


双松磊砢全孤节,四柿凄其吊女贞。

绿发监州册府归,驿程千里寸心违。


吴台春暖蠀蛦甲,苕水烟烘翡翠衣。


敛翮镇看霄汉碧,引吭谁羡稻粱肥。

灵心涌妙笔,淡写芳蕤工着色。
底事啼痕暗湿。
叹逝水韶光,散花遗迹。

燕掠风帘,桃红藓砌,先生知否。
漫说春寒鸳梦暖,却讶莺啼柳。
新诗一卷,芸窗细读,合把浓香熏透。

礼坊道岸溯前谟,惭愧东床学业芜。


一卷传经敦百行,两篇赐什反三隅。


丈人峰峻仙霞阻,别驾舆题彩服娱。

凤水龙山毓范韩,屹然柱石重朝端。


讴歌到处九州督,知遇当年七品官。


海国重临填甲算,福畴新锡侑辛盘。

从来康寿归仁者,亦有耆英作荩臣。


公以大儒持节钺,天教贞干迈松筠。


常存一事无欺意,自定千秋不朽身。

蓬岛何曾见列仙,但教守道即延年。


人于清德尊元老,天为苍生佑大贤。


鹤燄齐鸣铃阁敞,蟾轮恰照绮筵圆。

学易中年自结庐,衡门忽系远游车。


双飞遂合延津剑,万卷同归遁世书。


逝水难留清汉老,名山忍对白莲蔬。

涧树东连岳树深,先生前寓华阴。
相思北接太行岑。


《蒹葭》傥触居关兴,《蟋蟀》偏工入冀吟。

开元以降南雅坠,五百余年北地兴。
步曹蹑刘自跌荡,凌鲍跞谢何崚嶒。


此时风气首关内,河岳翕然同向背。

使者归旌近,云州去路遥。


部间催枥马,关下缓星轺。


折简俱相及,披裘各见招。

五十知非似醉醒,柴门寂寞画长扃。


古人何可欺毛义,吾道将无愧管宁。


豳俗好风吹举趾,汉时明月照传经。

王路风流缟带长,霸图聊托晋初乡。


遗音西国思千里,老眼中原泪数行。


春逼梦随池草绿,腊残清引阁梅芳。

宗邦怀旧德,蟋蟀久悠然。


一老祝融裔,千春姑射仙。


人才推正始,物望待承边。

碧瓦堂还在,金闺籍已更。


萋萋秋草合,惨惨暮霜明。


一老悲刘向,三闾吊屈平。

路入南皮感不禁,乘槎博望旧知音。


西州谢傅生前屋,东海成连梦里琴。


垂老才游通德里,爱才犹佩古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