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闹里清游借隙光,醉时真境发天藏。


梦回拾得吹来句,十里南风草木香。

爱此倚栏杆,谁同寓目闲。


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


岛树萧疏外,征帆杳霭间。

维舟山光步,却顾广陵城。


十里春风外,夹津芳草生。


渔篷衔尾来,愧尔故人情。

晤语青莲舍,重门闭夕阴。


向人寒烛静,带雨夜钟沈。


流水从他事,孤云任此心。

山僧篝火登佛楼,登箧示我前朝物。
水田一袭镂彩成,光焰至今犹未歇。


岭猿睥睨山禽惊,想见一骑中官擎。

宋日天王寺,梁时太子园。


地犹随世变,物岂与人存。


欲问移居意,还应避俗喧。

古桥经废寺,苍藓旧离宫。


柏殿秋阴冷,莲堂暮色空。


鸟啼山蔼里,僧语竹林中。

无奈离肠日九回,强摅离抱立高台。


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


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云门天竺旧姻缘,临老移家住玉泉。


早到可中涢南寺,免得翻经住几年。

朝来凭阁望,峰顶大江浮。


日出天鸡口,潮飞澥蜃楼。


苍苍会稽树,渺渺富春洲。

普门头陀行,光明动帝后。


两宫赐剃染,少府给组绶。


脱却金纹衣,麻鞋露两肘。

将军席罢梅仍落,学士轩空柏自留。


犹有旧时明月在,照人来作闰中秋。

尽洗苏王伪体篇,空山飞瀑泻寒烟。


山灵自展凌云手,妙写馀霞散绮天。

三柏生枯气郁苍,沉沉紫殿梵云凉。


绿杉野屋隔溪水,牧笛数声山月黄。

般若台荒噪暮鸦,香炉峰冷挂残霞。


夕阳尽作燕支色,染出秋林树树花。

嘉集常苦难,送归岂辞远。


舣舟故相逐,携手行自挽。


古寺何崔巍,深林象岩巘。

隋家昔日歌舞地,荒草满庭烟雾深。


犹有老松长百尺,悲风来动海潮音。

万里波涛惊绝汉,高楼回首几人悲。


休将作赋拟王粲,错比行吟哀楚词。


寒日独悬沧海外,浮云欲变古今时。

岭外云霞开暮晴,半天风落万松声。


于今莲社谁为主,遥望庐山无限情。

作者正七人,饮中空八仙。


长斋讵容醉,晋也合逃禅。

来如负弩先,去为乘骢避。


江左一片石,留伴幽人醉。

为怜山色好,百里赴幽期。


叠嶂生寒早,修林出日迟。


年华空晼晚,时事竟艰危。

聒人休更弄三弦,野寺寻春是最先。


老树精应还识我,东岩僧亦解知天。


投壶例尽樽中醁,弄笔真成醉后仙。

深深万竹一峰圆,磴道盘青欲上天。


空翠湿衣山雨合,身行云雾作飞仙。

雪塔明初日,皑皑压翠微。


筑池因涧壑,开馆入郊畿。


岩岫丹为壁,云岚翠上衣。

长沟流水急,荒涂少人迹。


扶舆问遗踪,晶晶度秋日。


子陵谁复知,墓古莽榛棘。

浮云终日作轻阴,寺下龙潭百丈深。


古刻尚存邢女记,好诗今与谢公吟。


风行淀水摇深碧,雨过松花落细金。

日下土城根,夷犹古寺门。


水声墙外急,人影树中繁。


燕蓟诸关拥,金元一望存。

江南词赋有群才,曾共高僧社里来。


人忆歌骊辞粤峤,客疑招骏上燕台。


寒翻贝叶斋前诵,香识梅花雪后开。

校籍开龙藏,谁将马队看。


笔床犹傍暖,书带未应残。


居士元金粟,诸生尚鹖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