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北来征雁带魂消。
夕吹咽寒涛。
太清楼畔鶤弦涩,空回首、仙乐层霄。

祥云如盖簇南州。
双鹤更添筹。
遥知家庆屏开处,有新声、乐府相酬。

鬓丝微扬药烟尘。
倚病得修薰。
浮生已觉蘧蘧梦,剩佛香、一分随身。

呀呀掠尽碧天寒。
墨影满青山。
太和门外常相见,乌衣队争点朝班。

一枝浓艳照华堂。
暖蕊贮春光。
写生莫羡徐熙笔,风流在、百子池傍。

板桥风景艳当年。
花月斗婵娟。
画船省识青溪路,惯停桡、丁字帘前。

风骚遗响正词场。
兰蕙采幽芳。
青衫红袖才人泪,一声声、费尽柔肠。

天公知我酒怀骄。
奇冷逼金貂。
行装不带苞苴物,霎时间、满载琼瑶。

唤春春总不回眸。
只索休休。
燕成翁媪莺成叟。

粉娇曾隔翠帘看。
横玉声寒。
夜深不管柔荑冷,樱朱度、香喷云鬟。

卷帘日日恨春阴。
寒食新晴。
马蹄只向南山去,长桥爱、花柳多情。

深耕易耨寸田中,看真个英雄。
夜来犹上星台望,全不厌、水绿云红。
便是清交素友,频相视、笑晴空。

碧苔满地衬残红。
绿树阴浓。
晓莺啼破眉心事,旧愁新恨重重。

游丝低绾锦连钱。
系马绿杨边。
故人醒了当时酒,风吹鬓、还似从前。

哀筝一抹十三弦。
飞雁隔秋烟。
携壶莫道登临晚,双双燕、为我留连。

西风霜叶短长亭,惊动别离情。
玉骢惯是催人去,茫茫也荒草云平。
红袂分开双泪,斜阳独照孤征。

小樊标韵称香山。
压尽花间。
便须著个楼儿住,彩鸾看、飞舞妖闲。

芳丛簇簇水滨生。
勾起午风清。
六花大似天边雪,又几时、雪有三层。

远山如画锁眉梢。
梦断楚天遥。
咏花人去瑶窗掩,冷栏杆、料也无聊。

相依几夕数觥筹。
沟水忽分流。
杨枝待折还延伫,凭轻帆、欲去还留。

垂杨低映木兰船。
水色碧于烟。
乍晴乍雨垂杨外,倩双鬟、试卷晶帘。

传闻天上有星榆。
历历谁居。
淡烟暮拥红云暖,春寒乍有还无。

传家应自郭汾阳。
馀裔在钱唐。
傍人莫笑儒酸在,亲曾接、鹓鹭班行。

谁教齿豁更头童。
从唤作衰翁。
惜花已自因花瘦,况飘零、万点随风。

水风多处立娉婷。
暗叶簇花明。
画桡过尽浑无影,荡红芳鸳梦曾醒。

风生松下奏笙簧,枕石闲眠白昼长。


飒矣不知三伏日,冷然如洒万峰霜。


徂徕自是乘凉地,河朔休夸避暑觞。

松关乍涌海门潮,谁送寒声度泬寥?


楚苑雄风来谡谡,秦年残雨尚潇潇。


微闻虎啸惊栖鹤,轻动龙髯拂野樵。


时有幽人听爽籁,扫开金粉结茶寮。

翠微高处拂云归。
又是一年期。
西风仍似年年恶,搅天涯、木叶惊飞。

阆宫高处更无梯。
升降假青霓。
众仙自合瑶池乐,指星辰、七日为期。

层楼百尺倚高寒。
霜重锦衾单。
菊花开了无多候,已峥嵘、一岁将阑。